[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3986.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1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项孝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成型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下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工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L形杆,所述L形杆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杆连接,所述L形杆上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传统的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在工作板的四角设置限位杆将加热后的面料进行固定,避免工人手动拉扯面料烫伤手臂,同时减少工序操作中工人的数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生产汽车内饰件基本采用将凸模作为下模,将凹模作为上模,然后将基材加热好放在凹模上,接着将面料铺在基材上,但是加热过的面料的四面需要用人工拉住面料和(烫手的)基材进行合模压型生产,人耗很大,一般中型客车的内饰件需要12-16人才能将面料以及基材拉紧,这样导致生产现场人多而且混乱以及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加热过的面料的四面需要用人工拉住面料和(烫手的)基材进行合模压型生产,人耗很大,一般中型客车的内饰件需要12-16人才能将面料以及基材拉紧,这样导致生产现场人多而且混乱以及不安全,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的下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工作板的两端对称设有L形杆,所述L形杆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杆连接,所述L形杆上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中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杆并连接有压板,所述工作板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传动箱,所述传动箱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插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T形杆,所述T形杆上设有套筒,所述传动箱上设有限位杆,所述套筒位于限位杆的上方,所述套筒远离T形杆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杆卡接的卡槽,所述传动箱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过传动箱的一侧并连接有把手,所述工作板的一侧设有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压板位于凹槽的上方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T形杆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下侧设有对称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放置板的一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侧设有连接座。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部分设有直齿,所述放置板的下侧设有与直齿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在工作板的四角设置限位杆将加热后的面料进行固定,避免工人手动拉扯面料烫伤手臂,同时减少工序操作中工人的数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辅助装置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板、2第一支撑杆、3 L形杆、4固定块、5滑杆、6连接杆、7固定杆、8压板、9传动箱、10 T形杆、11套筒、12转动轴、13齿轮、14放置板、15滑块、16第二支撑杆、17挡板、18连接座、19转动盘、20第二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众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弧形玻璃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高渗透压复合膜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