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安防联网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3672.0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溢资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b iot 技术 联网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智能家居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安防联网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联网报警是指:用户安装的联网报警系统,当发现家中、办公区或者厂房内有火情、非法入侵、漏气泄气或者有毒气体外漏时,立即触发报警主机报警,产生警情报警信号且同时将警情信号迅速传输到联网报警平台接警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快速采取安防措施。它利用用户点与中心的联网报警,通过安装联网报警设备采集警情、传送警情和接收处理警情。
联网报警运营平台能够准确定向、准确定点,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联网报警用户出现的相关警情,变被动防范、盲目防范为主动防范,是目前最科学、最有效的防范手段。
但现有技术中,还缺少一种安防联网报警系统,为家庭或者中小商户提供完整有效的联网报警服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安防联网报警系统,实现对监测区域火情、非法入侵、天然气和有毒气体泄露的有效监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安防联网报警系统,包括:带有局域网无线通讯模块的报警器组、NB-IoT报警网关、NB-IoT基站、联网告警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和用户APP,其中,
所述报警器组包括:光电感烟报警器、红外入侵报警器、甲烷报警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组与所述NB-IoT报警网关在局域网内无线连接,所述NB-IoT报警网关通过NB-IoT基站与所述联网告警平台无线连接,所述联网告警平台与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和/或用户的智能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其中,所述智能移动设备中安装有微信客户端和/或用户APP,用户通过微信客户端和/或所述用户APP接收所述联网告警平台发送的告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光电感烟报警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烟雾探测报警电路,其中,所述烟雾探测报警电路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烟雾探测感应器、室内报警器、室外报警器、局域网无线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优选地,所述光电感烟报警器安装在用户天花板或距离天花板一米的墙壁上,所述外壳呈半球状,所述外壳前部均匀开设有均匀的进气孔和对应的出气孔。
优选地,所述烟雾探测报警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烟雾类型识别模块;所述烟雾类型识别模块用于对烟雾类型进行判断,以避免产生误报警。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和室外报警器支撑杆,其中,所述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的一侧,裸露在室内;所述室外报警器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外壳的顶部的另一侧,裸露在室外;
所述室内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室内报警器支撑杆上,通过所述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室外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室外报警器支撑杆上,通过所述室外报警器支撑杆内的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和室外报警器支撑杆皆与所述外壳穿插连接;所述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和室外报警器支撑杆皆呈L状。
优选地,所述烟雾探测报警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烟雾探测报警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GPS定位模块和/或北斗定位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可充电锂电池及与所述可充电锂电池电连接的稳压模块和充电接口电路,所述可充电锂电池通过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可充电锂电池通过所述充电接口电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电路用于将外部电源的电能存储到所述可充电锂电池中。
优选地,所述外壳及室内报警器支撑杆和室外报警器支撑杆皆由耐热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溢资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溢资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