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3280.4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6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邓福成;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34/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采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该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包括中空的基管、第一支撑盘、第二支撑盘、筛网和节流器,节流器导通或截断筛网通道和基管中心通道;节流器包括过流盘和密封盘,过流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流孔,密封盘的浮阀安装槽内均设有阀体,阀体靠过流盘的一端设有阀片,阀体另一端设有弹簧。当有底水进入筛网通道时,节流器上下游出现瞬时压力变化,弹簧推动阀体运动,减少底水进入基管中心通道内;阀片与过流盘之间设有弧形通道,阀片与阀体之间设有直线通道,使得阀片两侧也形成压力差,进一步带动阀体运动,使得阀体运动更加迅速,调节更加灵活,调节时间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采油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
背景技术
在水平井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开发到后期,愈来愈多的油藏出现了过早出水,出水量日益增高,致使大量油井水淹严重,甚至被迫停产。如何控制水平井底水向油层的均匀脊进,已成为油田开发中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
针对底水油藏普遍存在底水锥进的问题,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许多控水、堵水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来用来解决水平井水突破问题的ICD流量控制技术,由于其具有的优点,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ICD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优化生产;延缓水推进;降低底层出砂甚至进一步造成堵塞或冲蚀的风险;均衡水平井的生产剖面,特别是在非均质和裂缝性油层中,这种油藏容易导致过早水突破,降低最终采收率;改善洗井效果;减小由钻井引起地层伤害的影响。
在现阶段研究中,控水筛管采用ICD技术,能够有效的延缓见水时间,在ICD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加入曲线型通道使其产生压差,在发生底水脊进的时候能够更快的进行控水。现有的产品中,其结构较复杂,使用过程中,底水脊进后,反应较为迟缓,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该筛管结构简单,反应速度快,能有效避免较高的瞬时压力造成底水脊进而进入生产管柱,降低采油过程中的见水时间,提高采收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井完井浮阀式控水筛管,包括中空的基管,及套设在基管外壁上的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之间的筛网和节流器,所述筛网和节流器沿液流方向依次套设在基管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与基管之间设有筛网通道,所述节流器增大或减小筛网通道和基管中心通道之间的过流面积;
所述节流器包括沿液流方向依次套设在基管外壁上的过流盘和密封盘,所述过流盘一端抵靠在筛网上,另一端抵靠在密封盘的一个端面上,所述密封盘的另一端面抵靠在第一支撑盘上,所述过流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过流孔;所述密封盘内圈沿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内齿,相邻所述内齿之间形成凹陷的浮阀安装槽,所述浮阀安装槽内均设有阀体,所述阀体内端面与基管外壁贴合,所述阀体靠过流盘的一端设有阀片,所述阀片与过流孔相对应,所述阀片与过流盘之间设有弧形通道,所述阀片与阀体之间设有直线通道,所述阀体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阀体的弹簧安装孔内,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撑盘上;所述基管上设有若干节流通道,所述阀体在浮阀安装槽内运动,增大或减小筛网通道和基管中心通道之间的过流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外端面和两侧端面均与浮阀安装槽贴合,下端面与基管外壁之间设有阀体通道,后端面封堵阀体通道和基管中心通道,两侧面前端均设有阀片安装孔;所述阀片通过阀片安装孔安装在阀体上,所述阀片前端面为弧形面,与过流盘和基管外壁围合成弧形通道,后端面为平面,与阀体和基管外壁围合成直线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过流孔、阀体和节流通道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基管外壁上设有若干用于限制过流盘安装位置的限位凸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盘、基管、密封盘和过流盘之间形成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3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瓶装置中的防挤松瓶结构
- 下一篇:吸隔声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