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眠环境智能化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2532.1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伟;吴鑫坤;谢彭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环境 智能化 调节 方法 | ||
1.一种睡眠环境智能化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房间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值,并根据平均温度值为房间设置初始温度;
S2、获取床的压力值,并在床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值且持续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后采集床上用户的体温T、用户的图像信息;
S3、获取当前时间t,并结合当前时间t、床上用户的体温T、用户的图像信息调节房间内的实际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环境智能化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利用多个温度采集模块采集房间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值,多个温度采集模块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且任一个温度采集模块内至少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
利用多个温度调节模块为房间设置初始温度,多个温度调节模块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且任一个温度调节模块均包括至少一个升温子模块和至少一个降温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环境智能化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预设有第一时间t1、第二时间t2、第一体温T1;
根据用户的图像信息分析用户的行为状态,并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将用户的行为状态分为睡眠状态和活动状态;
当t≤t1、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一温度范围[T01,T02]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1、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二温度范围[T03,T04]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1、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三温度范围[T05,T06]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1、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四温度范围[T07,T08]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1<t<t2、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五温度范围[T09,T10]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1<t<t2、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六温度范围[T11,T12]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1<t<t2、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七温度范围[T13,T14]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1<t<t2、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八温度范围[T15,T16]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2、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九温度范围[T17,T18]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2、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十温度范围[T19,T20]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2、T>T1且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将第十一温度范围[T21,T22]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当t≥t2、T>T1且用户处于活动状态时,将第十二温度范围[T23,T24]作为房间内实际温度的调节依据;
其中,T01>T03,T02>T04,T05>T07,T06>T08,T09>T11,T10>T12,T13>T15,T14>T16,T17>T19,T18>T20,T21>T23,T22>T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睡眠环境智能化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
利用调温模块来调节房间内实际温度;
调温模块包括升温子模块和降温子模块,升温子模块包括多个升温单元,多个升温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降温子模块包括多个降温单元,多个降温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25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涉及热电热交换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涉及热电热交换系统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