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50695.6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邹素红;钟新明;徐钦逸;叶佩芬;兰丽华;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F19/02;E04F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线条 滴水 施工工艺 | ||
1.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实施工艺:
1)施工前将基层清理,凿毛易脱茖的砼表层干净,并在光滑的混凝土表面上的装饰线条及滴水线位置进行凿毛或喷浆处理,抹灰前先浇水湿润;
2)测量放样出结构梁上口需要做装饰线条及滴水线的位置,从结构梁上口下来依次弹三道墨线,分别为水泥钉设置位置线、上口滴水线的施工位置线及控制线,并在结构梁的底面弹一道墨线,作为下口滴水线的黏贴位置线;
3)在水泥钉设置位置线上水平打入2.5*40mm的一排水泥钉(2),打入深度为20mm,预留20mm,将14#铁丝(3)一端端头固定在结构梁(1)一端的第一个水泥钉(2)上,铁丝(3)另一端往后拉紧并依次在每一根水泥钉(2)上缠绕一圈,形成一道铁丝结构网,保证整个装饰线条(4)与结构梁(1)的粘结强度;
4)将下支撑模板(9)固定在上口滴水线(6)的施工位置下方,将上口滴水线底膜固定在下支撑模板(9)上,在上口滴水线底膜上边涂上胶泥,然后安装上支撑模板(10),再采用质量比为1:2.5的水泥与细中砂拌成水泥砂浆,用该水泥砂浆在下支撑模板(9)和上支撑模板(10)之间粉刷三道得到3cm厚的装饰线条(4),在下支撑模板(9)和上支撑模板(10)设置压环(12),由下支撑模板(9)、上支撑模板(10)及压环(12)固定;
5)待步骤4)中装饰线条(4)的砂浆强度达到25-35%时,使用定制钢磨具在装饰线条(4)表面上通过人工反复数次磨出曲面造型,待整个砂浆线条强度达到75-90%时,拆除下支撑模板(9),拌制水泥和细中砂质量比为1:1的水泥砂浆采用压光铁板压光上口滴水鹰嘴(5)位置及装饰线条(4)表面,装饰线条(4)的曲面采用定制钢磨具压光处理;
6)先在下口滴水线(7)凹形内侧黏贴上塑料薄膜,再在结构梁(1)底面的下口滴水线(7)的黏贴位置采用胶泥黏贴下口滴水线(7),等装饰线条(4)下口的下支撑模板(9)拆除时采用水泥砂浆抹灰至结构梁底,在下口滴水线(7)的黏贴位置外侧做出下口滴水鹰嘴(8),再粉刷结构梁(1)其余部位,再使用水泥与细中砂质量比为1:1的水泥砂浆压光处理;
7)拆除上支撑模板(10),同时拆除上口滴水线(6)、下口滴水线(7)上的塑料薄膜,进行整体养护,等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再喷涂表面油漆,完成双滴水线槽装饰线条的整个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水泥钉(2)设置位置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4.5-5.5cm,上口滴水线(6)的施工位置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7-8cm,控制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14-16cm,下口滴水线(7)的黏贴位置线位于结构梁(1)的底面距离梁边1.5-2.5c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水泥钉(2)设置位置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5cm,上口滴水线(6)的施工位置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7.5cm,控制线距离结构梁(1)上口15cm,下口滴水线(7)的黏贴位置线位于结构梁(1)的底面距离梁边2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相邻两个水泥钉(2)的间距为40-6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6)中的胶泥采用802胶水与32.5水泥按1:1.5-2.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线条及双滴水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下支撑模板(9)包括下底边(901)、侧边(902)及上底边(903),侧边(902)安装在结构梁上,上底边(903)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底边(903a)、第二上底边(903c)及连接第一上底边(903a)和第二上底边(903c)的斜边(903b),第二上底边(903c)上靠近斜边(903b)设有一端设有与滴水线(2)匹配的凸块(904),斜边(903b)上方的砂浆构成上口滴水鹰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6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