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8289.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4 | 分类号: | G08B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孙进华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商品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场和超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商场、超市中商品的防盗是其运营的重要一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改善客户的体验,目前商场、超市多是采用防盗标签来锁定在商品上,以此来防止商品被恶意盗取。
韩国实用新型第20-0274007号公开了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日本特开2008-204218号公开了一种防盗标签,其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将防盗针或防盗钢丝插入到一个防盗壳内,防盗壳的下侧设有复位弹簧,在防盗壳的内侧设有环向排布的多个钢球,在多个钢球的中心处形成可供防盗针或防盗钢丝插入的通道,复位弹簧推动防盗壳内的钢球形成对防盗针或防盗钢丝的挤压,从而防止防盗针或防盗钢丝被恶意拔出,只有在柜台处通过磁体形成对防盗壳的吸引,克服复位弹簧的阻力,才可以使得钢球向径向外侧移动,此时防盗针或防盗钢丝便能够从防盗壳中取出,但是该技术的前提是防盗针或防盗钢丝等商品连接单元长度都比较短,如果商品连接单元长度较长,贯穿该防盗装置或防盗标签后,磁体无法顺利接近防盗壳,也就无法实现对防盗壳的驱动,然而一些商品在连接防盗装置时往往需要商品连接单元具有比较长的长度,或者说防盗装置为了适应各种商品,需要将商品连接单元设计为较长的长度,而韩国实用新型第20-0274007号的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以及日本特开2008-204218号的防盗标签均无法满足商品连接单元长度较长时的需求,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防盗装置无法在商品连接单元伸出锁紧机构时顺利解锁、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利用滑动钢丝连接伸缩体和牵引体,需要解锁时,牵引体靠近柜台处的解锁磁体,牵引体通过滑动钢丝带动伸缩体远离锁紧腔,锁紧球向径向外侧移动,继而实现对商品连接单元的锁定,增大了解锁的行程,可以适应不同规格商品,结构简单。
具体地,该用于商品防盗的锁紧装置包括:
锁紧壳体,上部内腔为锁紧腔,锁紧腔的截面呈梯形;
多个锁紧球,设置在锁紧腔中;
伸缩体,升降设置在锁紧壳体内,位于锁紧球的下侧,伸缩体上部设有锁紧球保持机构;
锁紧复位弹簧,设置在伸缩体下侧的锁紧壳体内部;
商品连接单元,竖向穿过锁紧壳体和伸缩体,多个锁紧球均匀布置在商品连接单元的四周;
防盗壳体,与锁紧壳体固定连接;
牵引体,设置在防盗壳体内部,位于锁紧壳体的下方,材质为磁体或铁块;
滑动钢丝,上端穿过锁紧壳体并与伸缩体固定连接,下端连接牵引体。
锁紧复位弹簧提供一个向上推动伸缩体的推力,伸缩体将锁紧球向上推动,同时由于锁紧腔是一个梯形腔体,锁紧壳体的内壁会在锁紧球上升的过程中推动锁紧球向径向内侧移动,进而将商品连接单元锁定在当前的位置;需要解锁时,牵引体靠近解锁磁体,牵引体通过滑动钢丝带动伸缩体向远离锁紧腔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锁紧球获得向径向外侧移动的空间,此时商品连接单元就可以从锁紧球之间拔出,实现远距离解锁。
所述锁紧壳体包括开口向上的锁紧底壳和开口向下的伸缩固定壳,伸缩固定壳的下端与锁紧底壳固定连接,伸缩固定壳的内腔为所述锁紧腔。伸缩固定壳与锁紧底壳相互扣接,结构简单,而且可以在连接锁紧底壳与伸缩固定壳的同时实现对锁紧复位弹簧的预紧,装配更加方便。
所述锁紧底壳的内壁上开设一个环形的固定槽,伸缩固定壳的下端具有一个向外侧翻折的环形折边,环形折边嵌压卡合至所述固定槽内。将伸缩固定壳直接通过环形折边卡固在锁紧底壳的固定槽内,装配更加简单。
所述锁紧球保持机构包括保持壁和保持顶板,环形的保持壁固定在伸缩体的上侧,保持顶板固定在保持壁上端,锁紧球设置在伸缩顶板与伸缩体之间,保持壁上开设有与锁紧球相对应的钢球保持槽。锁紧球落入钢球保持槽内,保证锁紧球之间的夹角相对稳定,以保证对商品连接单元的可靠夹紧。
所述伸缩体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锁紧复位弹簧的上端伸入伸缩体内;
所述伸缩顶板、保持壁与伸缩体一体连接。
所述锁紧底壳为钟罩状塑料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龙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8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线路的入侵报警系统
- 下一篇:物联网智能家居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