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食品快速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7492.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瑜;钟广宇;熊程峰;王云贵;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健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ndows 系统 食品 快速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食品检测领域,特别地,本申请属于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食品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检测设备通常是专用的,即每款设备只能是基于一种技术平台,这不仅局限于设备本身空间设计,也是因为各设备生产厂家本身使用的底层基础系统基于不同的软件语言进行程序编写,统一平台控制有难度。
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检测的项目品种越来越多,检测人员需要用到的检测产品以及它们所涉及的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尤其是现场检测或者移动实验室检测时多款检测设备且不同操作系统极为繁琐,不便携带、也不利于数据的统一汇总上传监管信息系统。
现有常见用工控主板(应用于工业场合的电脑主板)来统一不同检测模块和技术平台,但仅限于将能够在物理结构上合并到一起的模块进行控制和运行,若需连接扩展更多检测模块/技术平台则需要重新进行接口开发、连接调试,如需进行数据统计监管则需要将设备中数据传输至另一独立工作软件在PC机端进行处理。
因此常规设备具有的缺点主要有:1、兼容性太差,新技术、新方法无法第一时间实现对接,给用户实际使用造成很多障碍;2、智能化、信息化太薄弱,需借助外来软件,设备自身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
发明内容
得益于近年来各设备检测程序平台均向windows系统开放了数据接口,我们将各个检测设备缩小到一个模块,并将它们的底层控制程序内化到该模块上,然后将其与我们的中心控制程序(windows系统客户端上的检测软件)相连接,这样同一个中心控制程序可实现对所有检测模块的控制,并且在结构上可以实现统一为一台与常规设备体积相似的合理体积的检测设备,并且能够发挥windows系统的优势将管理软件与操作软件相结合,从而免除了实验人员进行检测和数据统计时两次操作的繁琐性。
本申请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食品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触控板、上壳、主控制板、下壳、屏幕、屏幕开关、接口、主电源开关、后盖板、检测模块控制板;触控板设置在上壳上,屏幕连接上壳,接口设置在上壳的侧面,主控制板设置在上壳与上壳之间,主控制系统软件发出指令,通过检测模块控制板转化为电子信号控制检测模块的工作动作,检测模块检测后的电流信号由检测模块控制板转化为电子信号,再与主控制系统软件通信,通过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主控制系统为基于windows 的控制系统。主控制板采用笔记本电脑主板。包括分光光度检测模块和分光光度检测模块控制板,分光光度检测模块上方设置有分光光度检测模块盖板,分光光度检测模块盖板设置在上壳上。接口包括两个USB接口、一个网口和一个音频接口。还包括设置在下壳上的打印机。主控制系统通过通讯接口连接有成像系统检测模块与成像检测模块控制板。成像系统检测模块利用CCD技术获取对象图像数据解析为数字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成像系统检测模块利用CMOS技术获取对象图像数据解析为数字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的模块。主控制系统通过通讯接口连接有电化学检测模块与化学检测模块控制板。主控制系统通过通讯接口连接有酶联免疫检测模块与酶联免疫检测模块控制板。主控制系统为基于Android系统的控制系统。
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检测仪器专用检测程序、底层基础系统、操作软件由于各自开发系统环境不同而引起的操作程序卡顿、模块不兼容等问题。控制软件直接在标准windows系统环境下编写工作软件、使用,无需中间件,各检测模块通过串口与主板相连接,由主板直接控制各模块,形成一体化装置。在当前设备上,可无限量接入检测模块,分光光度检测模块、成像系统检测模块、电化学检测模块、酶联免疫检测模块等等目前食品快速检测所用,标准windows系统可兼容端口多,可每个模块分配固定接入口,以此避免端口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健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健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