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土壤镉污染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7329.5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宋君;史月龙;吴坤林;郑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土壤 污染 生物 有机肥 制备 方法 施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土壤镉污染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和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主要包括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水灌溉以及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等方面。
土壤中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一方面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有关,另一方面与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有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不同,其生物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区别。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主要取决于重金属在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按照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其中,可交换态的重金属十分活跃,对环境变换敏感,容易被释放也容易发生反应转化为其他形态,容易为作物吸收;碳酸盐结合态的重金属对pH值敏感,pH值下降时容易被释放到土壤中,可能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铁锰氧化态易受土壤pH值和Eh值的影响,可在还原条件下释放;有机物结合态是土壤重金属和土壤中各种有机物质螯合而成,释放过程缓慢,而残渣态重金属多存在于土壤晶格中,与沉积物结合最牢固,用一般的提取方法不能提取出来,他的活性最小,有效性也最小。
目前,国内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以及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价态和形态,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以及生物有效性。前者主要适用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后者主要适用于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治理和修复方法有化学修复法、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固化修复技术、联合修复技术等。例如:钝化剂被添加到土壤中,与土壤发生络合,沉淀,吸附,离子交换和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减少重金属的流动性和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修复目的。常用的钝化剂包括石灰性物质、有机肥、炭材料、粘土矿物、含磷材料和农业废弃物等。
其中,炭材料包括生物炭、活性炭等一类高度稳定的炭质有机物,呈碱性且具有大量微小孔隙,同时具有大量的表面负电荷、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含有丰富羧基,酚羟基、内酯基含氧官能团等物质,可以吸附重金属。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生物炭施入土壤充分吸附重金属元素及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但是生物炭含矿质养分含量低,其直接养分作用是有限的,因此生物炭要与肥料混施,这样肥料消除了生物炭养分低的缺陷,而生物炭赋予肥料养分缓释性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
但是采用生物炭与生物肥料混施存在不足:首先,生物炭与生物肥料混合后影响肥料的释放和被吸收,降低了利用率;其次,生物炭的使用寿命较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不仅实际操作麻烦,还易携带走生物肥料;另外,生物炭的使用易导致土壤硬化,导致再生利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土壤镉污染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土壤镉污染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组分:
阿维菌素12~25重量份;
硫酸铵8~19重量份;
硝酸钠4~19重量份;
磷酸钾3~20重量份;
甘蔗粉11~20重量份;
海泡石1~5重量份;
红薯粉1~4重量份;
硫化细菌菌剂5~16重量份;
固氮菌菌剂6~14重量份;
硝化细菌菌剂2~13重量份;
空心莲子草粉8~19重量份;
金银花秸秆粉5~12重量份;
甜菜粉12~23重量份;
钼酸铵3~8重量份;
梧桐叶粉4~15重量份;
水33~55重量份;
所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磷酸加热到50~70℃后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将硫酸铵和钼酸铵加到反应釜中搅拌溶解,加压反应4~18小时;
第二步:将硝酸钠和磷酸钾加入第一步的反应釜中,在70~90℃条件下进行络合反应1~3小时;
第三步:将硫化细菌菌剂、固氮菌菌剂、硝化细菌菌剂和第二步得到的反应物溶于水中,在搅拌机中均匀混合后进行干燥结晶,制得生物菌肥料颗粒;
第四步:将阿维菌素、甘蔗粉、海泡石、红薯粉、空心莲子草粉、金银花秸秆粉、甜菜粉、梧桐叶粉及第三步获得的生物菌肥料颗粒投入一灭菌的发酵罐中,温度控制在30~50℃,持续搅拌12~24小时后静置24~36小时;
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产物干燥结晶、封袋并低温保存即制得生物有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