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6795.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超;夏娟;赵世勇;叶上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A61C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刀切 数字化 根尖 外科手术 导板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及其应用。所述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主要利用Simplant种植软件和Freeform3D模型设计软件,将CT数据和口扫数据整合用以重建三维模型,通过数据整合、修整等操作得到导板定位孔、软组织切口指示线和软组织支撑部等数据,将导板数据导入3D打印设备,并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最终得到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本发明提供的一刀切式根尖外科手术导板通过软组织切口指示线和软组织支撑部的配合使用,无需大范围的翻瓣处理就可暴露手术区域,软组织损伤小,愈合快,减少了术后牙龈的萎缩;通过导板定位孔可精确指示病变区域,并确定手术入路的位置、方向角度与深度,精确切除病变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疗器械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可以解决其大多数问题,但是,由于根管解剖系统的复杂性,临床诊断和操作技术仍存在局限性。研究指出,按照基本原则对根管严格进行机械预备、化学消毒和严密充填后,会获得87%~92%的治疗成功率。那么剩下的8%~13%则需要进行根管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即为根尖外科手术。
根尖外科手术步骤包括:切开翻瓣、去骨开窗、根尖周刮治、根尖切除、探查、根管逆行预备、根管逆行充填、缝合。根尖外科手术的难点在于去骨开窗时对根尖区的定位,当根尖周无病损且皮质骨完整时,确定患牙根尖和病损区的位置有一定的困难,盲目地钻磨可能会损伤患根和邻牙牙根。通常情况下,可根据牙根的解剖外型、术前X线片大致确定牙根长度、根尖的位置,术中先去除近根尖处的骨质至根面暴露,然后沿着牙根的走向去骨直到根尖暴露。这样的操作受到手术视野等条件限制,会增大对骨组织的损伤,延长创口愈合的时间,容易带来一些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且具有较高的技术敏感性。
杨雪超等在《三维打印导板辅助下的微创根尖手术新方法》([J]. 口腔医学研究,2016, 32(9):944-948.)中首次利用根尖外科手术导板作为辅助手术工具行微创根尖手术,精确切除了根尖病变区。但是该导板需放置在根尖外科手术骨面上才可精确指示病变区域。通常做法是通过对牙龈黏膜进行切开翻瓣180~360°处理使得根尖外科手术骨面暴露,然后再放置导板进行后续的根尖外科手术。但是切开翻瓣处理将使得牙龈软组织大范围的出现损伤,愈合时间长,愈合后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牙龈退缩。
因此,开发一种既能减少牙龈软组织损伤,又能精确指示病变区域的新型导板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根尖外科手术导板造成牙龈软组织大范围损伤的缺陷,提供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本发明提供的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通过软组织切口指示线和软组织支撑部的配合使用,无需大范围的切开翻瓣处理就可暴露手术区域,降低了软组织损伤;通过导板定位孔可精确指示病变区域,实现根尖外科手术中对手术位置、角度和方向精确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在根尖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所述导板通过如下制备步骤得到:
S1:CT扫描获取患者术前的口腔CT数据,口内扫描获取患者口腔牙颌与软组织的口扫数据;
S2:将S1中的CT数据导入Simplant软件中,分体重建后得到三维牙槽骨数据,根据所述三维牙槽骨数据确定需切除的患牙牙根根尖区域;
S3:在所述根尖区域上设计种植体位置,将种植体垂直牙体长轴处放置自动生成导板定位孔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