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禁数据写入方法、NFC源设备、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6064.7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禁 数据 写入 方法 nfc 设备 控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禁数据写入方法、NFC源设备、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该门禁数据写入方法,应用于NFC源设备,包括:当接收到携带有待写入设备类型的写入触发指令时,根据写入设备类型判断是否对NFC源设备进行写入;若是,将门禁数据写入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元中;若否,对第一预设磁场扰动范围内的其他NFC源设备进行清点,并从中选取目标NFC源设备;将门禁数据写入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本发明基于NFC技术,仅利用NFC源设备就可将门禁数据写入自身或其他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也就是block保密单元中,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即可实现,从而降低门禁系统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门禁数据写入方法、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源设备、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流行的智能门禁系统主要是通过密码、智能IC卡、或者生物特征来识别访客的身份,但上述识别方式均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密码识别安全性差、智能IC卡携带不便、生物识别成本高。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开始用手机控制门禁系统,现在多是基于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但是由于手机内的射频标签需要额外的设备才能嵌入,因此,这就提高了门禁系统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门禁数据写入方法、NFC源设备、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以解决手机内的射频标签需要额外的设备才能嵌入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禁数据写入方法,应用于NFC源设备,包括:
当接收到携带有待写入设备类型的写入触发指令时,根据所述待写入设备类型判断是否对所述NFC源设备进行写入;
若是,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若否,对第一预设磁场扰动范围内的其他NFC源设备进行清点,并从中选取目标NFC源设备;
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写入模式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包括:
与所述目标NFC源设备进行双向验证;
若验证通过,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写入模式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一种NFC源设备,包括:判断模块、第一写入模块、清点选取模块和第二写入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携带有待写入设备类型的写入触发指令时,根据所述待写入设备类型判断是否对所述NFC源设备进行写入;若是,触发所述第一写入模块;若否,触发所述清点选取模块;
所述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所述清点选取模块,用于对第一预设磁场扰动范围内的其他NFC源设备进行清点,并从中选取目标NFC源设备;
所述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目标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写入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第一预设写入模式将门禁数据写入所述NFC源设备的可写区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