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936.4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3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蒙先君;刘瑞庆;肖昌军;李大伟;张磊;陈义得;王春晓;李凤远;周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杨淑敏 |
地址: | 47100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tbm 主轴 密封圈 工装 | ||
本发明属于设备安装技术领域,提出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提出的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具上固定撑杆(4)、上摆动撑杆(8)、下固定撑杆(19)和下摆动撑杆(28);上固定撑杆(4)和上摆动撑杆(8)与上支撑板(22)相连,下固定撑杆(19)和下摆动撑杆(25)与下支撑板(21)相连;上支撑板(22)和下支撑板(21)通过立柱Ⅰ(9)和立柱Ⅱ(15)相连;立柱Ⅰ(9)上安装用以推动压装块(14)前进的步进螺栓(13);立柱Ⅱ(15)上设有导向柱(26);本发明提高了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设备安装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地铁及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全面铺开,建设里程逐年攀高。地铁及城市综合管廊均位于市中心或城郊,采用以往的明挖法施工对交通和城市环境影响较大,采用暗挖法施工,在大部分城市地质情况下无法进行或施工效率特别低,越来越多的地铁及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采用盾构/TBM进行;盾构/TBM施工具有施工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性好等特点,但由于盾构/TBM设计具有专一性,且寿命较短,在使用几个区间之后需要进行维修或再制造,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盾构/TBM在大修或再制造过程中,主轴承密封圈安装费时费力,且安装质量较差时,容易因泄漏而造成污染,从而影响盾构/TBM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使其能够对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实现优质、快速、高效安装,提高盾构/TBM大修或再制造机械化化程度,满足盾构/TBM大修或再制造作业的快捷、方便、高效、经济的需要。
本发明为完成上述发明任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盾构/TBM主轴承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具有上环形凸台、下环形凸台;盾构/TBM主轴承的密封圈位于主轴承的内壁面上,且所述的密封圈为上下设置的三个;所述密封圈压装工装具有放置在主轴承内的压装机架;所述的压装机架具有平行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通过立柱Ⅰ连接为一体;所述的立柱Ⅰ为两根,分别连接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两端;两根所述的立柱Ⅰ之间设置有两根立柱Ⅱ;所述立柱Ⅱ的上端与所述的上支撑板固联,下端与所述的下支撑板固联;
所述上支撑板上端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撑杆、上固定撑杆;
所述上摆动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上支撑板铰接,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在主轴承上端面的上支撑轮Ⅰ;所述的上支撑轮Ⅰ用以支撑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在主轴承上行走;所述上摆动撑杆Ⅰ的下端面固定有上夹持轮Ⅰ;上摆动撑杆的所述上夹持轮Ⅰ为夹持在上环形凸台内外两侧的两个;所述上摆动撑杆上还铰接有销轴,对应所述的销轴Ⅰ在上支撑板的端头设置有用以使销轴Ⅰ滑动的圆弧轨道Ⅰ,使所述的上摆动撑杆随销轴Ⅰ沿所述的圆弧轨道Ⅰ滑动;
所述上固定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上支撑板固联,另一端固定有支撑在主轴承上端面的上支撑轮Ⅱ;所述上固定撑杆的下端面固定有上夹持轮Ⅱ;所述上夹持轮Ⅱ为夹持在上环形凸台内外两侧的两个;
所述的上夹持轮Ⅰ、上夹持轮Ⅱ共同夹紧上环形凸台对盾构/TBM主轴承密封圈压装工装进行定位;
所述下支撑板下端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摆动撑杆、下固定撑杆;所述的下摆动撑杆、下固定撑杆对应上摆动撑杆、上固定撑杆设置;
所述的下摆动撑杆与所述的下支撑板铰接;所述下摆动撑杆的上端面固定有下夹持轮Ⅰ;所述下夹持轮Ⅰ为夹持在下环形凸台内外两侧的两个;所述下摆动撑杆上还铰接有销轴Ⅱ,对应所述的销轴Ⅱ在下支撑板的端头设置有用以使销轴Ⅱ滑动的圆弧轨道Ⅱ,使所述的下摆动撑杆随销轴Ⅱ沿所述的圆弧轨道Ⅱ滑动;
所述下固定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的下支撑板固联;所述下固定撑杆的上端面固定有下夹持轮Ⅱ;所述下夹持轮Ⅱ为夹持在下环形凸台内外两侧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交互感染的医护人员风帘防护装置
- 下一篇:改性发泡水泥的自动化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