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流通提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2340.2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0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俊;陈小平;钟建新;王俊;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泰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通 提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流通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中药的提取过程中,利用提取设备把中药中的精华成份提炼出来。目前现有的提取设备可采用多机组加工,在多机组进行提取加工时,前一机组的出料器通常设置在机组旁边并落地设置,出料器捞出料渣后再由提升机送入另一组提取设备,这种方式下,需要额外使用提升机,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提取液直接冷凝后进入下一工序,造成了热量浪费,影响了效率的提升。
上述问题是在提取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流通提取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额外使用提升机,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流通提取设备,包括第一提取设备和第二提取设备,第一提取设备的一端设有投料口一、出汽口一和出液口一,第一提取设备的另一端设有溶媒入口一、进汽口一和排渣口一,第二提取设备的一端设有投料口二、出汽口二和出液口二,第二提取设备的另一端设有溶媒入口二、进汽口二和排渣口二,还包括出料器、柱塞泵一、柱塞泵二和暂存罐,排渣口一设有出料器,出料器的出料口设于第二提取设备的投料口二的上方,第二提取设备的出液口二通过柱塞泵一连通第一提取设备的溶媒入口一,第一提取设备的出液口一通过柱塞泵二连通暂存罐。
进一步地,第一提取设备和第二提取设备分别采用逆流提取设备。
进一步地,暂存罐通过柱塞泵三连通有热量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凝器,第一换热器的热媒进口一连通中药提取设备的出液管道,第一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一连通第二换热器的热媒进口二,第二换热器的热媒出口二连通冷凝器的进液口,冷凝器还设有出液口、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第二换热器的冷媒进口二连通纯水泵,第二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二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冷媒进口一,第一换热器还设有冷媒出口一,冷媒出口一连通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分别连通第一提取设备的进汽口一、第二提取设备的进汽口二。
进一步地,冷凝器采用列管式冷凝器。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外分别外罩有隔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流通提取设备,通过将出料器设置在第二提取设备的投料口二的上方,能够通过高位差使得物料直接进入第二提取设备,无需使用提升机,能够降低加工成本。该种高流通提取设备,第二提取设备的出液口二通过柱塞泵一连通第一提取设备的溶媒入口一,能够提高流通率,减少故障率。该种高流通提取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且流通率高,利于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热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提取设备,2-第二提取设备,3-出料器,4-热量回收装置,5-投料口一,6-出液口一,7-溶媒入口一,8-投料口二,9-出液口二,10-柱塞泵一,11-柱塞泵二,12-暂存罐,13-蒸汽发生器;
41-第一换热器,42-第二换热器,43-热媒进口一,44-热媒出口一,45-热媒进口二,46-热媒出口二,47-冷凝器,48-进液口,49-出液口,410-冷却水进口,411-冷却水出口,412-冷媒进口一,413-冷媒进口二,414-冷媒出口一,415-冷媒出口二,416-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高流通提取设备,如图1,包括第一提取设备1和第二提取设备2,第一提取设备1的一端设有投料口一5、出汽口一和出液口一6,第一提取设备1的另一端设有溶媒入口一7、进汽口一和排渣口一,第二提取设备2的一端设有投料口二8、出汽口二和出液口二9,第二提取设备2的另一端设有溶媒入口二、进汽口二和排渣口二,还包括出料器3、柱塞泵一10、柱塞泵二11和暂存罐12,排渣口一设有出料器3,出料器3的出料口设于第二提取设备2的投料口二8的上方,第二提取设备2的出液口二9通过柱塞泵一10连通第一提取设备1的溶媒入口一7,第一提取设备1的出液口一6通过柱塞泵二11连通暂存罐12。第一提取设备1和第二提取设备2分别采用逆流提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泰重工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泰重工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2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确定零件与毛坯位置关系的新型明胶板
- 下一篇:一种CNC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