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0339.6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6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袁佳;朱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七0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栀子 炮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属于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其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成熟栀子,除去杂质,置于微波发生器内微波处理,其中微波参数:功率200‑800W,处理时间10‑60s,栀子与介质的用量比为5‑10g/mL,所述介质为水、姜汁或黄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栀子为霜降后采收的成熟栀子;(2)将步骤(1)处理的栀子置于炒药机内,设定温度为140‑150℃,时间为4‑8min,炒至表面黄褐色后取出、放凉,即得。本发明解决了栀子文火炒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易析出的问题,且炮制方法简单,质量稳定,安全系数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又称山栀子、黄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入药,其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功效,常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血痢、尿血、热毒疫病、扭伤肿痛等症(天然产物研究,2001(5);57-59)。
《中国药典》2005年版除收载有生栀子,还载有经炮制的炒栀子、焦栀子和碳栀子等。炮制的作用在于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满足临床上不同病症的用药需要。传统的炒栀子炮制工艺为:栀子药材除去杂质,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黄褐色,取出,放凉。
在工业生产中,文火炒耗时费力,且难以达到炒制程度,最终影响该饮片投产的成品质量:一方面导致栀子的有效成分不易在提取中析出;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有效成分大量降低。
申请号CN201610215371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栀子果实经过暴晒后,用体积比15:1的乙醇和丙酮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再在150-200℃的温度计15r/min转速下进行炒制,经粉碎醇提后得药用栀子微粉。本申请先用乙醇和丙酮溶液预处理,但栀子中的有效成分大都溶于醇类溶液,因此预处理过程中即伴随着大量有效成分的流失,此外丙酮吸入人体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该种炮制方法安全系数低,有效成分损失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主要解决栀子的有效成分不易析出的问题,且操作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易于控制,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栀子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成熟栀子,除去杂质,置于微波发生器内微波处理,其中微波参数:功率200-800W,处理时间10-60s,栀子与介质的用量比为5-10g/mL,所述介质为水、姜汁或黄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栀子为霜降后采收的成熟栀子;
(2)将步骤(1)处理的栀子置于炒药机内,设定温度为140-150℃,时间为4-8min,炒至表面黄褐色后取出、放凉,即得。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所用微波参数为400-600W,处理时间15-30s。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栀子与介质的用量比为6-8g/mL。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栀子的炮制方法有效地克服了栀子的有效成分提取率低的问题,且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单快捷,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系数高,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者仪器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的,均视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常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七0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七0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0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命令总线训练的存储设备和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集成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