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上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9365.7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伊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洽德地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D3/00;B05D5/00;B05D5/08;B05D5/06;B05D7/00;B05D7/24;B05D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新型 水性 体系 涂层 及其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装涂层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钢板上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目前城市道路还单独建设高架自行车道,主要通过钢箱梁搭建而成,然后在钢箱顶面的钢板上进行涂层,该涂层不具有耐磨、耐压、耐冲击、防滑性能差,对自动车行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耐磨、耐厚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板上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包括钢板,所述钢板的表面涂有界面黏贴层,所述界面黏贴层的表面涂有胶合抗压层,所述胶合抗压层的表面涂有防滑面层,所述防滑面层的表面涂有防紫外线面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防滑面层采用彩色涂料涂层。
本发明一种钢板上的新型水性体系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钢板处理: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钢板,把钢板表面锈层全部打磨清扫干净;
(2)界面黏贴层铺设:选用美纹纸将步骤(1)钢板边缘的四周盖住,把无溶剂胶黏底涂AB剂以5:1的比例将材料搅拌均匀,一人用镘刀横竖交叉均匀滚涂于钢板上,另一人穿钉鞋将20目石英砂均匀铺撒于界面黏贴层表面,界面黏贴层硬化时间为6-8小时,硬化温度为15℃以上;待界面黏贴层硬化后清扫多余的石英砂后,再将无溶剂胶黏底涂AB剂以5:1的比例将材料继续搅拌均匀后,用滚筒横竖交叉均匀滚涂于底涂层上,界面黏贴层二次硬化时间为6-8小时,硬化温度为15℃以上;备注:大气湿度在70%以上、温度5℃以下,避免施工。
(3) 胶合抗压层铺设:将晶钢树脂砂浆本色干粉与乳液以5:1的比例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原料用5.5mm铝合金靠尺均匀铺于底涂层上,其硬化时间为8个小时,硬化温度为15℃以上;
(4) 防滑面层铺设:将彩色晶钢树脂材料以4:1的比例搅拌至桶底无沉淀物,一人将搅拌好的材料用5mm镘刀均匀摊铺均匀;另一人穿钉鞋将特制石英砂40目均匀铺撒于晶钢树脂耐磨层上,待硬化后清扫干净多余石英砂后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其硬化时间为8个小时,硬化温度为15℃以上;
(5)彩色聚合物罩面层铺设:将彩色聚合物罩面材料用滚筒横竖交叉均匀滚涂于晶钢树脂耐磨防滑面上;
(6)防紫外线面层铺设:将透明无色的材料混合搅拌均匀,采用用滚筒横竖交叉均匀滚涂于彩色聚合物罩面涂层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耐磨、耐压、耐冲击,使用寿命长。
2、本发明具有防滑、平稳、无震动的效果,使自行车行驶舒适,从而降低车辆行驶噪音,改善行车条件。
3、本发明具有降低溅水和水雾,增加雨天行车安全性。
4、本发明具有耐低温性能好,耐紫外线照射,且抗热老化,全天候使用。
5、本发明采用彩色的防滑面层,具有美观淡雅、标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洽德地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洽德地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9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