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空气净化机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8634.8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8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广生;陈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室环室内环境监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3/02;A61L2/10;A61L2/20;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5 | 代理人: | 岳亚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空气净化机及净化方法,具体包括:净化机体(1)、加热加湿装置(2)、送风机(3)、空气净化装置(4)、送风回风管道(5)、杀菌消毒装置(6)、电动阀门(7)、电源与控制系统(8)、防紫外线辐射罩(9)、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本发明通过车外使用大型的机器设备来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通过全面而具体的机构设计,一次性完成车内空气的各方面净化工作,能够有效去除常见车内空气污染物质,洁净车内空气,提高车辆乘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空气净化机及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购车,以车代步成为出行首选,汽车市场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由汽车的车内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不少消费者发现,很多汽车内总有难闻的气味。如果在车内待久了,轻则容易感觉疲惫,重则出现头昏目眩、精神恍惚的情况。如果不作任何处理,常规情况下,气味很难消散。除了异味外,汽车车内可能含有大量甲醛、苯、二甲苯等,甲醛和苯均属于一类致癌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是健康杀手。
工业革命后,世界上很多地区大力发展重工业,导致空气质量直线下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除了出台长期的空气治理政策外,很多科研机构也积极的研发空气净化技术,在第一时间为消费者带来健康呼吸体验。当然,这些技术最开始并没有采用在汽车上。经历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念转换,当人们意识到车内空气同样存在严重污染,专门针对汽车的车载空气净化技术才渐渐得到重视。
车载净化器也叫车用净化器或车载空气净化器,通常由高压产生电路负离子发生器、微风扇、空气过滤器等系统组成。它的工作原理如下:机器内的微风扇(又称通风机)使车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PM2.5过滤网和活性炭滤芯后将各种污染物过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
然而,目前的车内空气净化器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是均难以有效净化车内空气。因而,亟需要一种可以有效的去除车内多种污染物质的新型车内空气净化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空气净化的进一步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车内空气净化机及净化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空气净化机,其包括:
净化机体1、加热加湿装置2、送风机3、空气净化装置4、送风回风管道5、杀菌消毒装置6、电动阀门7、电源与控制系统8、防紫外线辐射罩9、进气口13和排气口14;
通过将杀菌消毒装置(6)与受净化车辆联接,紫外线辐射罩(9)将受净化车辆遮盖后,送风机(3)将空气经加热加湿装置(2)后,再通过送风回风管道(5)送入受净化车辆内升高车内温湿度,加速污染物释放;送风机(3)将空气经进气口(13)吸入空气,将所述受净化车辆内部分空气经排气口(14)排出,可调节车内空气湿度;通过启动杀菌消毒装置(6)对车内进行杀菌消毒;再通过送风机(3)将所述受净化汽车内空气通过送风回风管道(5)送入空气净化装置(4)后,通过所述送风回风管道(5)循环送入所述受净化车辆内净化车内空气;
所述电源与控制系统8用以实现各个构件的供电和控制;所述电动阀门7用以控制各个构件的工作状态。
所述送风机,具体包括:
将所述加热加湿装置2产生的湿热空气,通过送风回风管道5中的送风管道51送入受净化车辆内,再经送风回风管道5中的回风管道52进入电动阀门7的腔内,然后再次进入送风机3,循环加热加湿,使受净化车辆内空气达到预定的温湿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室环室内环境监测研究中心,未经北京中室环室内环境监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6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