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翻炒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6233.9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伟文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翻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翻炒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过程进入机械化,茶叶的生产也不例外,最常见的便是茶叶加工用翻炒机构,但是在一些茶叶加工用翻炒机构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翻炒机构只是对鲜茶进行简单的翻动工作,但是鲜茶在翻炒过程中会紧贴在翻炒机构的内壁上,进而就会难以保证鲜茶炒制的质量,也就降低了翻炒机构的使用价值,还有的一些翻炒机构对鲜茶的炒制不够优良,在鲜茶的炒制中会使鲜茶包裹在一起,使炒制后的质量较低,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翻炒机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鲜茶在翻炒过程中紧贴在翻炒机构的内壁上,以及鲜茶的炒制中会包裹在一起的茶叶翻炒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翻炒机构,主要包括固定连接板、旋转电机和摇摆电机,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与主体,且主体的上侧安装有安全锁,所述旋转电机的下端固定有主体,且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活动翻盖,所述活动翻盖的上侧固定有提把手,所述摇摆电机的前端连接有固定连接板,且固定连接板的下端固定有支撑底板,所述活动翻盖的上侧面设置有通气孔,且活动翻盖的后侧通过连接固定销与主体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下端安装有翻炒主轴,且翻炒主轴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翻炒副轴,所述第一翻炒副轴的下侧设置有翻炒刷毛,所述主体的下侧内部安装有加热设备,所述翻炒主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翻炒副轴。
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支撑底板为一体结构,且固定连接板与支撑底板相互垂直,并且支撑底板的尺寸大于主体的直径。
所述主体通过旋转轴与固定连接板构成转动结构,且旋转电机位于主体上端的中心位置。
所述活动翻盖设置有两个,且其关于旋转轴的中轴线对称,并且活动翻盖通过连接固定销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翻炒副轴的外形与主体的内侧均为圆弧状,且第一翻炒副轴与主体之间的距离小于翻炒刷毛的长度。
所述第二翻炒副轴的外形为“F”形,且第二翻炒副轴所处的竖直面与第一翻炒副轴所处的竖直面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
1.通过旋转轴和摇摆电机,使主体在工作中进行前后摇摆,提高了主体内部
茶叶的翻滚效率,增加了茶叶的翻炒效果,通过旋转电机和翻炒主轴,有效
提高茶叶在主体内部的翻炒效果,进而保证了茶叶翻炒后的质量,在翻炒主
轴上固定有第一翻炒副轴和第二翻炒副轴,对茶叶进行高效的翻炒工作,提
高了茶叶的翻炒效率,而且通过第二翻炒副轴可以在茶叶翻炒过程中,将包
裹在一起的茶叶打散,进而提高了茶叶的翻炒质量,增加量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第一翻炒副轴上还设置有翻炒刷毛,将紧贴在主体内壁上的茶叶刷下来,
以保证茶叶翻炒后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翻炒副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连接板,2、旋转轴,3、主体,4、安全锁,5、旋转电机,6、提把手,7、活动翻盖,8、摇摆电机,9、支撑底板,10、通气孔,11、连接固定销,12、翻炒主轴,13、第一翻炒副轴,14、翻炒刷毛,15、加热设备,16、第二翻炒副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伟文,未经余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6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翠芽茶增绿增亮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咖啡因兰香茶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