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脒亚磺酸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5775.4 | 申请日: | 201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9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廖如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韦伯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81/14 | 分类号: | C07C38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脒亚磺酸 有机中间体 合成 二氨基甲烷 硫酸钠溶液 溴代乙酰胺 溴化钾溶液 二乙酸酯 溶液分层 溶液洗涤 硝基乙烷 油层 二甘醇 己二醇 脱水剂 硝酸镍 重结晶 脱水 | ||
本发明公开了甲脒亚磺酸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反应容器中加入1‑氯‑1‑硫‑二氨基甲烷,溴化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210‑230rpm,控制溶液温度至15‑21℃,加入二甘醇二乙酸酯溶液,N‑溴代乙酰胺,继续反应90‑120min;加入硝酸镍粉末,控制搅拌速度310‑330rpm,继续反应2‑4h,降低温度至5‑9℃,静置20‑40min,加入硫酸钠溶液,溶液分层,分离出油层,硝基乙烷溶液洗涤30‑50min,在己二醇溶液中重结晶,脱水剂脱水,得成品甲脒亚磺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涉及甲脒亚磺酸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甲脒亚磺酸是有机化工中氮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可作为还原剂,漂白脱色剂,塑料稳定剂,有机合成抗氧剂和感光材料的效化剂等。在印染,造纸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现有合成方法大多采用硫脲与双氧水反应而得。反应锅加入蒸馏水,搅拌,用冷冻盐水将锅内温度降至8-10℃时,开始加入硫脲并滴加双氧水,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温度保持在20℃以下。当pH值在3-5以后,可反复投料。反应将结束时,可加水使反应温度不再上升。当pH值在2-3,料温降至5℃左右时,可将氧化产物放至离心机甩干,再返烘房干燥而得二氧化硫脲。这种方法需要采用硫脲、双氧水作为反应物,由于反应原料硫脲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可引起变态反应。可经皮肤吸收。该品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部不适。长期接触会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这些都会危害到生产人员的健康,不利于安全生产。反应原料双氧水属于爆炸性强氧化剂,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这些因素会增加合成过程的危险系数,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这种合成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甲脒亚磺酸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1-氯-1-硫-二氨基甲烷,溴化钾溶液,控制搅拌速度210-230rpm,控制溶液温度至15-21℃,加入二甘醇二乙酸酯溶液,N-溴代乙酰胺,继续反应90-120min;
B:加入硝酸镍粉末,控制搅拌速度310-330rpm,继续反应2-4h,降低温度至5-9℃,静置20-40min,加入硫酸钠溶液,溶液分层,分离出油层,硝基乙烷溶液洗涤30-50min,在己二醇溶液中重结晶,脱水剂脱水,得成品甲脒亚磺酸。
优选的,溴化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0-17%。
优选的,二甘醇二乙酸酯溶液质量分数为30-35%。
优选的,硫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5-22%。
优选的,硝基乙烷溶液质量分数为40-46%。
优选的,己二醇溶液质量分数为60-67%。
整个合成过程可用如下总反应式表示:
相比于背景技术公开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甲脒亚磺酸有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不需要采用硫脲、双氧水作为反应物,避免了可燃,有毒的硫脲作为反应原料对生产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也避免了爆炸性强氧化剂双氧水作为反应原料带来的安全风险,降低了合成过程的危险系数,有利于安全生产。而且反应中间环节减少了很多,反应时间也缩短不少,反应收率也提高了,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为进一步提升反应收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品甲脒亚磺酸的红外分析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韦伯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韦伯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