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5515.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6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猛;周保荣;姚文峰;李鸿鑫;王滔;卢斯煜;王彤;黄东启;程兰芬;聂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周娟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优化 配置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包括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线路,所述分布式电源包括风电电源和光伏电源;所述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
根据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η0为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所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是指满足电压和电流安全性约束的配电线路中分布式电源的最大耐受渗透比值;ηaim为配电线路的目标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
若LTPR>0,且根据所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和所述分布式电源中风电电源的目标接入比例w,得到光伏储能配置比
其中,为只在光伏电源的并网点处配置储能设备时配电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大提高幅度;
根据所述光伏储能配置比在所述配电线路的光伏并网点接入储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配电线路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包括:
在所述配电线路的风电并网点和光伏并网点均没有接入储能设备,且不计风电电源和光伏电源之间互补特性影响的情况下,获取满足电压和电流的安全性约束的特征参数;
根据所述满足电压和电流的安全性约束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
根据配电线路的额定容量SN、分布式电源的目标总装机容量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目标耐受渗透比ηaim;
根据所述配电线路的目标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ηaim和所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满足电压和电流的安全性约束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包括:
根据所述满足电压和电流的安全性约束的特征参数,得到配电线路的额定容量SN和分布式电源的初始总装机容量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初始总装机容量是指在所述配电线路的风电并网点和光伏并网点均没有接入储能设备,且不计风电电源和光伏电源之间互补特性影响的情况下,分布式电源的总装机容量;
根据所述配电线路的额定容量SN和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初始总装机容量得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后,根据配电线路的额定容量SN、分布式电源的目标总装机容量得到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目标耐受渗透比ηaim前,所述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风电电源和光伏电源之间的互补系数d,对所述配电线路的原始耐受渗透比η0进行修正,使得原始耐受渗透比为分布式电源的初始总装机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若LTPR>0,所述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还包括:
若且配电线路的目标耐受渗透比最大提高幅度λTPRm,只在风电并网点配置储能设备时配电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大提高幅度;
根据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和分布式电源中风电电源的目标接入比例w,得到光伏储能配置比其中,
根据配电线路的分布式电源耐受渗透比越限度LTPR、分布式电源中风电电源的目标接入比例w以及只在光伏并网点配置储能设备时配电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大提高幅度,得到风电储能配置比
根据所述光伏储能配置比在所述配电线路的光伏并网点接入储能设备;
根据所述风电储能配置比在所述配电线路的风电并网点接入储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5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竹触控式调光台灯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建筑用照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