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5320.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风春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管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包括下管口,所述下管口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固定杆和两组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滚筒,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下管口的一侧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滚筒的转动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连接有地源热泵管,所述下管口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本发明中,在下管工程中,通过本装置结构的牵引,使地源热泵管按照规定的方向下管,保证地源热泵管的稳定安装,使其不易上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管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是目前最节能、环保、稳定的能源利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货地表为主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冷暖空调和生活热水系统。根据地能热交换系统形式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专用管道系统,是专注于地源热泵系统配套领域,针对地热能交换系统的特点量身设计,由品质卓越的HDPE管道和系列化专用配套管件组成。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地源热泵的系统各种优势。
在地源热泵管下管工程中,由于下井较深,且井中的泥浆水对管材浮力较大,容易使地源热泵管安装不稳定,在浮力作用下,很容易上浮,降低了地源热泵管的工作性能,为此,我们设计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来帮助地源热泵管下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包括下管口,所述下管口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两组第一固定杆和两组第二固定杆,两组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滚筒,两组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固定杆远离下管口的一侧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滚筒的转动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连接有地源热泵管,所述下管口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撑杆,且两组支撑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两组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活动安装有下管杆,所述下管杆的一端连接限位板,所述下管杆的另一端深入下管口的内部,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下管杆开有置管槽,所述置管槽为U型结构,所述置管槽的两侧沿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放置板。
优选的,两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直径与地源热泵管的直径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横截面为圆形,竖截面为矩形的块状结构,且横截面圆形的直径大于支撑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下管杆为横截面为圆形,竖截面为矩形的杆状结构,且下管杆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两组所述放置板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地源热泵管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在地源热泵管下管工程中,通过本装置结构的牵引,使地源热泵管按照规定的方向下管,保证地源热泵管的稳定安装,使其不易上浮,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的下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地源热泵管下管牵引装置的增加耐磨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风春,未经陈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