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3735.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段华伟;马楚力;宋孝飞;高文超;马松绵;马伟武;马楚邦;马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嘉包装(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嘉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8G18/76;C08G18/6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52352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结构 巯基 改性 丙烯酸酯 预聚物 uv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UV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UV油墨既不受氧阻聚,又不需额外添加光引发剂,是一个自引发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因光引发剂的降解而导致的UV胶膜外表产生黄变现象,同时由于无需使用光引发剂,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具有环保节能、固化速度快、耐候性好、耐刮擦性好的特点,适合多种印刷方式及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UV油墨,以及该种UV油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UV技术在印刷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UV印刷油墨目前占主导应用的领域包括标牌印刷、容器印刷,包装硬纸板印刷。其优点显而易见:干燥时间短、光泽性好、适印范围广。
UV印刷油墨主要由预聚物、活性稀释剂、光敏剂、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组成,其中预聚物是UV印刷油墨的粘结料及主成膜物,和作业适性与质量适性诸如油墨在印刷机上的传递转移性、印膜的固化速度、印刷网点的再现性、印膜的光泽、附着力、耐磨耐抗性等密切相关。目前在油墨中使用比较多的光固化预聚物有两类:一是不饱和聚脂类,通常是以饱和或不饱和的二元醇与不饱和或饱和的二元酸(酐)经缩聚而成的分子链中具有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二是丙烯酸树脂类,如聚酯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而丙烯酸体系是典型的自由基固化体系,也是目前运用最多的光固化体系,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反应速度快、原料成本较低等优点已经被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其还具有反应易受氧气影响,光引发剂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固化涂层的收缩大,UV光穿透含有颜料的较厚的涂料有困难,容易造成UV油墨固化不彻底、附着力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UV油墨因光引发剂降解会导致UV胶膜的外表产生黄变现象,以及UV油墨易出现固化不彻底、附着力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光引发剂,耐候性好、耐久性好、耐温性好、增硬耐磨、固化速度快的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UV油墨,以及该种UV油墨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UV油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30~50份,
活性单体20~30份,
色料1~20份,
分散剂1~2份,
填料1~10份,
流平剂1~2份,
抗氧化剂1~2份,
消泡剂1~2份,
所述的互穿网络结构的巯基改性丙烯酸酯预聚物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的活性单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色料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或颜料。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丙烯酸盐(重均分子量在2000~10000之间)和聚乙二醇型多元醇(PEG200、PEG300、PEG400、PEG60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聚乙烯蜡(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4000,熔点为90~120℃,比重为28~35g/cm3)和气相二氧化硅(比表面积200-300m2/g)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嘉包装(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嘉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力嘉包装(东莞)有限公司;东莞嘉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3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