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1890.4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旻;白书霞;黄毅;杨森;廖强;朱恂;陈蓉;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光催化 反应器 | ||
1.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包括上盖板(1)和基底(7),上盖板(1)放置在基底(7)上;其特征在于,基底(7)上端面设置有矩形凹平面一(10),该矩形凹平面一(10)内放置导电玻璃(9),该导电玻璃(9)的上表面设有光催化剂(8);所述光催化剂(8)为纳米棒阵列薄膜光催化剂;所述上盖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矩形凹平面二(2),该矩形凹平面二(2)与矩形凹平面一(10)相对应;所述矩形凹平面二(2)内设有倒置的微凸台阵列(3);所述上盖板(1)上分别设有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分别通过微流体输入通道(11)和微流体输出通道(4)与矩形凹平面二(2)连通;微流体输入通道(11)和微流体输出通道(4)设置在上盖板(1)内;微流体输入通道(11)和微流体输出通道(4)为呈“树形”结构凹槽,其凹槽深度与矩形凹平面二(2)的深度一致,使流体入口(5)和流体出口(6)分别通过若干个微流体输入子通道和若干个微流体输出子通道与矩形凹平面二(2)连通;并采用紫外光刻技术对倒置微凸台阵列和“树形”微流体通道进行PDMS浇筑;所述光催化剂(8)是生长在导电玻璃表面形貌可控的纳米棒阵列薄膜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光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玻璃(9)为FTO导电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8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