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回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1828.5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勇;朱雪锋;朱芷影;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2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回潮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茶叶回潮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液压顶和回潮筒,回潮筒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通气腔,外筒固定在机架上,内筒内设有转动件,液压顶的推杆与转动件固定连接,转动件与内筒内壁螺纹连接,内筒外周固定有叶片;内筒侧壁固定有进气单向阀;机架上固定有冷却箱,冷却箱侧壁固定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转动件固定连接;内筒底部设有盖体。本方案的回潮装置回潮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冷却回潮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喝茶有益于人体健康,现在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的鲜叶无法直接饮用,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才可以饮用。杀青和揉捻是茶叶加工的其中两个步骤,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揉捻是杀青之后,通过揉与焙使茶叶细胞破碎、茶汁溢出,以及使茶叶成型,便于茶叶冲泡的一种制茶步骤。但是杀青后的茶叶失去了大量水分,这种茶叶在揉捻时会出现叶片破损的现象,所以需要在杀青和揉捻之间增加回潮的步骤,回潮是茶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以增加茶叶内部的水分的一个工序,在茶叶所处环境的湿度较大时,回潮所需时间缩短。
目前一般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摊凉,在摊凉过程中,杀青后的茶叶温度降低,避免茶叶进行发酵,继而避免茶叶的口味改变;与此同时,杀青后的茶叶在摊凉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回潮。但是这种回潮方式由于下层的茶叶无法直接与空气接触,无法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回潮不均匀,且周期较长,揉捻时没有经过充分回潮的茶叶仍然会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潮均匀的茶叶回潮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回潮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从上至下固定有液压顶和回潮筒,回潮筒包括内筒和位于内筒外周的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通气腔,外筒固定在机架上,内筒内设有沿内筒滑动的转动件,液压顶的推杆与转动件固定连接,转动件与内筒内壁螺纹连接,内筒外周固定有多片叶片;内筒侧壁固定有多个出气端与内筒连通的进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位于叶片下方;机架上固定有冷却箱,冷却箱侧壁固定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气端和第二单向阀的出气端均与冷却箱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与通气腔连通;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连接有贯穿转动件的排气管,排气管与转动件固定连接;内筒底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口部和可封闭口部的盖体。
使用时,向冷却箱内加入冷水并使液面高于第二单向阀;再使盖体封闭口部,液压顶向上拉动转动件,使转动件向上从内筒内脱出,再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内筒内,再使转动件向下运动。转动件进入内筒内,由于转动件与内筒内壁螺纹连接,所以转动件向下运动的的过程中,内筒转动,茶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在内筒内壁上。在此过程中,由于转动件向下运动,内筒的容积减小,内筒内的压力增大,气体进入排气管再从第二单向阀进入冷却箱内。由于第二单向阀位于液面以下,所以进入冷却箱的气体与冷却箱中的冷水接触,气体中混入有水蒸气。
然后使转动件停止向下运动,此时内筒也停止转动、茶叶不再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茶叶从内筒上落下,茶叶进行第一次混合。再使转动件向上运动,此时内筒反向转动,在此过程中,茶叶受到的离心力再次增大,茶叶重新贴在内筒上。与此同时,叶片随着内筒反向转动,由于转动件向上运动,内筒的容积增大,通气腔内的气体从进气单向阀进入内筒中,然后冷却箱中混有水蒸气的气体从第一单向阀处进入通气腔内,混有水蒸气的气体进入通气腔后再从进气单向阀进入内筒内,将贴在内筒上的茶叶吹离,被吹离的茶叶向下落,此时茶叶进行第二次混合。如此,转动件不断在液压顶的作用下沿内筒上下运动,转动件的运动方向改变时,茶叶从内筒上落下,茶叶进行一次混合。在此过程中,茶叶吸收气体中混入的水蒸气进行回潮。茶叶完成回潮后,打开盖体、露出口部,茶叶从口部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凤冈县凤鸣春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洞穴芽球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投影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