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3610.5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宝;詹金珠;催伟东;周勇;红家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热 模具 温度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注塑模具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它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产品而广泛的应用于塑胶制品加工行业。
在许多注塑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料原料的流动性不佳,注塑模具需进行加热,注塑模具温度的控制需要人工进行调控,人工调控模具温度,存在人为影响的误差,模温控制以及模具冷却常常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才能进行,由于人工操作温度的稳定性不够高,对注塑模具的温度控制未到达技术规定要求,从而影响塑料制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S1、将注塑模具下盖板预设为n个检测区域A1、A2…An;
S2、预设与A1、A2…An一一对应的加热装置B1、B2…Bn,其中,B1、B2…Bn中分别预设有目标温度R1、R2…Rn;
S3、获取注塑模具中溶体图像,将被溶体图像覆盖的n个检测区域中的m个检测区域作为目标检测区域集合,其中,m≤n;
S4、获取目标检测区域集合中任一个目标检测区域的溶体温度Ti,其中,i≤m;
S5、将Ti与对应的Ri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启动加热装置Bi。
优选地,步骤S3,所述获取注塑模具中溶体图像,具体包括: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注塑模具中溶体图像。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通过红外摄像仪获取目标检测区域集合中任一个目标检测区域的溶体温度Ti,所述Ti取该目标检测区域中溶体温度的最小值。
优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
将Ti与对应的Ri进行比较,当Ti<Ri时,启动加热装置Bi,使得Ti≥Ri。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
将注塑模具下盖板预设为n个长方形检测区域,每个长方形检测区域大小相同。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目标温度R1、R2…Rn,具体包括:目标温度R1、R2…Rn的大小与B1、B2…Bn和模具浇口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本发明将注塑模具下盖板预设为n个检测区域,预设n个检测区域一一对应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分别预设有目标温度,获取注塑模具中溶体图像,将被溶体图像覆盖的n个检测区域中的m个检测区域作为目标检测区域集合,获取目标检测区域集合中任一个目标检测区域的溶体温度,将所述溶体温度与对应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启动对应的加热装置,如此,实时检测注塑模具中的溶体图像,获取被溶体图像覆盖的目标检测区域的当前温度,通过比较目标检测区域的当前温度和预设目标温度的大小,启动对应的加热装置使得注塑模具中的溶体温度处于技术规定要求范围内,降低人工调控模具温度的误差和不稳定性,从而提高塑料制品的良品率,提高企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加热的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将注塑模具下盖板预设为n个检测区域A1、A2…An,具体包括:将注塑模具下盖板预设为n个长方形检测区域,每个长方形检测区域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参考点的注塑模具温度智能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耐久新型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