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23452.3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9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言;柴博;周爱华;高昆仑;郑浩;戴江鹏;潘静;裘洪彬;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库 电网 设备 可达性 查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电网设备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建立电网设备物理连接的图模型,得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
根据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查找两电网设备之间的最近共同祖先节点,并判断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是否为非根节点;
当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为非根节点时,则判定所述两电网设备之间可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不是非根节点时,则判定所述两电网设备之间不可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电网设备物理连接的图模型,得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之后,根据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查找两电网设备之间的最近共同祖先节点之前,所述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图模型改变拓扑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进行更新,生成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用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替换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进行更新,包括:
在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的版本图中沿表示拓扑更改操作的有向边搜索当前运行的版本,得到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其中,当存在所述当前运行的版本对应的版本索引节点时,则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为以所述版本索引节点为根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当不存在所述当前运行的版本对应的版本索引节点时,则建立新增版本图,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为修正后的新增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进行更新,还包括:
对所述新增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进行修正,包括:
在所述新增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中寻找待删除边连接所述两电网设备的最近共同祖先节点的对应子图,并对所述对应子图的连通分量索引子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得到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6.一种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网设备图模型构建模块(1),用于根据电网设备的拓扑连接关系,建立电网设备物理连接的图模型,得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
可达性检测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查找两电网设备之间的最近共同祖先节点,并判断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是否为非根节点;
当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为非根节点时,则判定所述两电网设备之间可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达性检测模块(2)判断的所述最近共同祖先节点非根节点时,则判定所述两电网设备之间不可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系统还包括: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更新模块(3),用于当所述图模型改变拓扑时,则对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进行更新,生成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用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替换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图数据库的电网设备可达性查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更新模块(3)包括: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获取子模块(31),用于在所述初始连通分量索引树的版本图中沿表示拓扑更改操作的有向边搜索当前运行的版本,得到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其中,当存在所述当前运行的版本对应的版本索引节点时,则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为以所述版本索引节点为根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当不存在所述当前运行的版本对应的版本索引节点时,则建立新增版本图,所述改变拓扑后的连通分量索引树为修正后的新增节点的连通分量索引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4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