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443.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6K19/07;G06K19/077;H04B10/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俞晓祥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记录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海、陆军等军用设备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对存储设备的需求,在飞机、舰船、坦克等武器装备进行检测维护、执行任务时,需要反复插拔用于存储载机信息数据、任务数据的可移动快取记录卡,而在民用列车等领域也存在类似使用需求,常见的存储卡主要以连接器形式为主。目前普通连接器寿命在500次左右,采用特殊材料工艺制作的连接器一般仅为3000次,在使用过程中,又会意外受到脏污堵塞、针脚断折、连接器松动、受潮等问题,导致数据存储卡直接无法使用。
此外普通可移动快取记录卡,需要设计额外的插拔机构,来防止针接触不良、针孔无法对接等问题,一方面为了对接可靠,插拔机构需要较高的设计技巧和加工精度;另一方面插拔机构需要占用较多的体积和重量,导致产品整体体积和重量的增加;此外,插拔机构多采用弹簧、按钮、杠杆等结构形式,其本身的可靠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使得控制部分与可移动快取记录卡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数据的有效传输。可移动快取记录卡本身采用散射光通过空间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不受插拔次数限制,不存在意外受到脏污堵塞、针脚断折、连接器松动、受潮浸水等问题,导致数据可移动快取记录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非接触快取记录器,包括控制部分与可移动快取记录卡两部分,采用散射光通过空间传输实现所述控制部分与可移动快取记录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控制部分向所述可移动快取记录卡无线供电。
在所述控制部分中,数据源经过纠错编解码模块、调制解调电路和光转换电路,完成电信号向散射光信号的转换。
在所述可移动快取记录卡中,光电转换电路接收光信号数据,经过调制解调电路、纠错编解码模块后,由存储管理模块进行存储控制,将数据存于NAND FLASH存储阵列中。
所述控制部分的电源模块通过无线供电发射电路向所述可移动快取记录卡供电,所述可移动快取记录卡具有无线供电接收电路。
所述调制解调电路,将数字信号进行调制,控制光转换电路进行光的发送以及实现对二进制数据的解调。
所述光电转换电路中的高频发光二极管实现光的发送,光电管实现光的接收。
所述纠错编解码模块完成数据的纠错编码和解码。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完成NAND FLASH阵列的读写擦操作和数据管理工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光通过空间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插拔不受次数限制,不会出现脏污堵塞,受潮浸水,短路等问题。无需复杂的插拔机构,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耐振动、湿热等环境性能好,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非接触快取记录器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快取记录器,包括控制部分和可移动快取记录卡两部分组成。首先控制部分将数据源经过纠错编解码模块,完成编码,再通过调制解调电路和光电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光信号,接收部分通过光电转换电路接收散布在空间中的光,然后通过调制解调电路、纠错编解码模块,转换成为数据,然后数据管理模块将数据写入NAND FLASH存储阵列中。同时控制部分可以通过以上模块,接收可移动快取记录卡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其中电源通过电源模块、无线供电发送电路、无线供电接收电路和电源模块完成电源能量的传输。本发明使得控制部分与可移动快取记录卡无需直接接触即可完成数据的有效传输。
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控制部分将数据源经过纠错编解码模块,完成编码,再通过调制调制电路和光电转换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光信号;
2)接收部分通过光电转换电路接收散布在空间中的光,然后通过调制解调电路、纠错编解码模块,转换成为数据,然后数据管理模块将数据写入NAND FLASH存储阵列中。
3)电源通过电源模块、无线供电发送电路、无线供电接收电路和电源模块完成电源能量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