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表面贴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1601.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陈进财;赵磊;黄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0 | 分类号: | H05K13/00;H05K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10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表面 生产线 | ||
本发明属于FPC表面制品贴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表面贴装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端升降工站、进料检测工站、若干成型贴装工站、成品检测工站以及后端升降工站以及多个线体下层轨道,且进料检测工站下方的线体下层轨道连接于前端升降工站,成品检测工站下方的线体下层轨道连接于后端升降工站。通过进料检测工站,能够实现板体位置和涨缩值的检测,并能识别出坏板,使后续成型贴装工站不加工坏板以及补充涨缩值,在成型贴装后,能够通过成品检测工站进行偏移、漏贴、破损等不良问题的检测,并标记出不良品,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PC表面制品贴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表面贴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又称为柔性线路板或软性线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可弯曲、折叠的印刷电路板。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等特点,现在越来被多的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其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PDA、数码相机、LCM、打印机、取款机等产品上。
FPC在生产过程中需在表面贴合PI、导电泡棉、背胶、EMI等制品,以实现补强、绝缘、导电、缓冲、屏蔽、胶粘等功能。传统背胶、PI及泡棉的贴合首先经模切冲压成型于保护膜,再依靠人工结合治具进行手动对位贴合,需耗用大量的辅材、专属治具、人力,人工贴合易出现贴偏、污染等不良,且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表面贴装生产线,以解决传统表面制品贴合工艺中存在的耗用大量物力、易出现贴偏/污染等不良及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表面贴装生产线,包括沿加工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端升降工站、进料检测工站、若干成型贴装工站、成品检测工站以及后端升降工站,所述进料检测工站、若干成型贴装工站和成品检测工站下方设有相互对接的线体下层轨道,且所述进料检测工站下方的线体下层轨道能够对接于所述前端升降工站,所述成品检测工站下方的线体下层轨道能够对接于所述后端升降工站,未加工的板体装入位于前端升降工站上且能够被输送移动的载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线体下层轨道包括第一电机,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移动的第一传送带,所述加工后的板体能够由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升降工站和所述后端升降工站均包括第一支架,竖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且由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的第一传送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若干导柱,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套设在所述导柱上并由所述导柱导向支撑,装有未加工的板体的载台能够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上并由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输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的第一传送支架,安装在第一传送支架上的第二电机,以及由第二电机驱动移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导柱穿设在所述第一传送支架上,装有未加工的板体的载台能够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检测工站和所述成品检测工站均包括第二支架,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检测装置,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架上且滑动方向与加工方向相垂直的滑座,安装在滑座上随其滑动的第一支撑架,可升降的置于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传送装置,以及沿加工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支座,所述前端升降工站上装有未加工的板体的载台在第二传送装置上升时被输送至第二传送装置上,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下降时所述载台置于第一支座上并随第一支座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传送装置及第一支座能够随滑座滑动,并在滑动过程中由所述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可升降的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二传送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传送支架上的第三电机,以及由第三电机驱动移动的第三传送带,所述前端升降工站上装有未加工的板体的载台能够由所述第三传送带输送至所述成型贴装工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屏蔽穿板过渡套
- 下一篇:一种LED电路主板元器件的插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