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256.0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杰;杨昆峰;唐利利;李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瑞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12/851;H04B3/5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崔卫琴;黄照倩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载波通信 负载 均衡 网络 资源配置 方法 |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网络参数;(2)判断是否有新的业务接入,如是,则进行步骤(3),如否,则重复步骤(1);(3)确定新的业务接入网络时全网总负载均衡指标以及总效用函数评估指标;(4)确定负载均衡周期内新接入业务的数量、类型以及带宽容量需求;(5)根据上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的线路及业务分布情况,求取全网最优化配置方式;(6)判断当前周期内的所有负载均衡是否完成,如否则重复步骤(4),如是,则重复步骤(1),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提高全网业务承载能力以及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电网的配用电领域,具体承载的业务分别有电话、电力网络监控、远程抄表、远程变电站遥测和遥控等。该通信技术方式的最大特点及优势就是不需要大量铺设基础网络实施,能够在现有的电力线基础上进行基本的业务信息传递,通过载波方式实现电力通信网在配用电环节业务的承载。但是其特有的电力线传输网络环境也决定了其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如信号容易受脉冲信号干扰、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信号传输衰减迅速、信号易受电磁干扰等。同时底层采集器等通信节点处理能力偏弱,信号传递中转频繁,网络承载业务能力偏弱。
为此目前较多相关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低压线路下的信道检测和适应性分析,或者相关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以上的研究大多特点在于通过特定的信道感知技术和测算方式为每个传输业务测算或者评估出适合的传输频域,以达到传输速率最大化、信号干扰程度最小化等目标。部分研究涉及通过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机制改进,合理规划路由以及重传方式来变相解决信号传递过程中收外界因素干扰而产生的信号失真等问题。一个良好的通信网络在实现多种业务承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单纯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速率、时延、传输质量等因素,还需要考虑整体网络承载能力以、带宽利用率等。但目前鲜有研究涉及到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网络整体承载能力的评估和提升。尤其是在为来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大量需求侧信息接入的情况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负载均衡研究相对偏少。
鉴于上述原因,如何设计一种可以在新的业务接入网络时,自学习的分析当前网络状态和信道情况,分配网络传输带宽及传输过程中的节点和跳数,最大化均衡底层采集器等通信节点的负载,是提高当前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承载业务质量的关键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能够实现新业务接入时自学习的网络最优化配置,负载均衡调整,提高整体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中的每个采集器节点的业务承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负载均衡的网络资源配置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网络参数;
(2)判断是否有新的业务接入,如是,则进行步骤(3),如否,则重复步骤(1);
(3)确定新的业务接入网络时全网总负载均衡指标以及总效用函数评估指标,量化和评估网络上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的线路及业务分布情况;
(4)确定负载均衡周期内新接入业务的数量、类型以及带宽容量需求;
(5)根据上一个负载均衡周期内的线路及业务分布情况,利用线性规划以及贪心算法原理求取全网最优化配置方式;
(6)判断当前周期内的所有负载均衡是否完成,如否,则重复步骤(4),如是,则重复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瑞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瑞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