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式线圈骨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9020.5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海;吴文;刘观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2 | 分类号: | H01F27/22;H01F27/28;H01F27/29;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6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13176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线圈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大功率电源变压器、电感等线圈,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式线圈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线圈骨架材料一般常用塑胶(电胶木),或塑料(尼龙),这些材料允许耐温是130℃~180℃,符合CLASS B绝缘等级110℃~130℃需求。塑胶材料仅能保证线圈骨架电气绝缘,无法保证本体传导热量。当线圈骨架制造成电感、变压器产品时,导热只能通过线圈加注导热胶水和外裹铜皮传递到外部散热器帮助散热。这种散热方式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不理想。电感线圈磁芯中心热量无法导出,大功率线圈骨架需要的结构尺寸较大。现有技术的缺陷为电感线圈磁芯中心热量无法导出,大功率线圈骨架需要的结构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新型导热陶瓷材料,能将线圈骨架内部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送到外部散热器,帮助电感、变压器线圈降温散热的散热式线圈骨架。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式线圈骨架,具有绕线架、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铝壳;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别安装于绕线架上端和下端;所述绕线架装配于铝壳内;所述绕线架包括导热平板和绕线筒柱;所述导热平板的上、下端面上对称设有一体成型且导通的绕线筒柱,且导热平板上设置有线圈引出焊针脚、导针装配孔和用于安装散热器的预留装配散热导孔;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别绕于上下对应的绕线筒柱上;所述导针装配孔内安装有导针。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针装配孔之间设有凸起挡墙。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绕线筒柱外两端口处设有预留限位挡墙。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初级线圈与铝壳接触端以及次级线圈与铝壳接触端均设有麦拉片。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圈结构外形呈ф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圈结构的厚度为4~7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起挡墙的高度为1.5~2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留限位挡墙的高度为1.5~2mm。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绕线架采用高导热、耐高温的氮化铝陶瓷材料经高温烧结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铝壳包括镜像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均呈“匚”字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用于大功率电源变压器、电感等线圈,通过中间导热板装配到铝壳散热,氮化铝陶瓷材料具有高绝缘电阻、耐高温,高导热率,并且是非金属,在磁场中不会产生涡流的特点;是对以前塑胶胶木骨架的一次革新,能大提升大功率变压器和电感等散热能力,进一步缩小器件尺寸,方便产品小型化、高频化、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紧凑。
(2)本发明考虑安全规定要求,将线圈结构外形设计成ф形,能通过骨架导热陶瓷将线圈内部热量导出;中间一竖为保证骨架的强度及传热要求。
(3)本发明预留引出焊脚,方便线圈骨架绕线加工时过渡定位,和焊接连线。中间导热平板预留装配孔,能够加装散热器,为安装外加散热器,将其中两个装配散热导孔(ф4)设计成椭圆。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绕线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发明具有绕线架1、初级线圈2、次级线圈3和铝壳4;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分别安装于绕线架1上端和下端;绕线架1装配于铝壳4内;绕线架1包括导热平板5和绕线筒柱6;导热平板5的上、下端面上对称设有一体成型且导通的绕线筒柱6,且导热平板5上设置有线圈引出焊针脚、导针装配孔7和用于安装散热器的预留装配散热导孔8;初级线圈2和次级线圈3分别绕于上下对应的绕线筒柱6上;导针装配孔7内安装有导针9。
导针9装配孔7之间设有凸起挡墙10。
绕线筒柱6外两端口处设有预留限位挡墙11。
初级线圈2与铝壳4接触端以及次级线圈3与铝壳4接触端均设有麦拉片12。
线圈结构外形呈ф形状。线圈结构的厚度为4~7mm。
凸起挡墙10的高度为1.5~2mm。
预留限位挡墙11的高度均为1.5~2mm。
绕线架1采用高导热、耐高温的氮化铝陶瓷材料经高温烧结制成。
铝壳4包括镜像设置的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均呈“匚”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红光无线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防虫修枝去皮器
- 下一篇:一种果树修剪手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