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3223.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晓;陈磊;金丽萍;万红艳;王锐;张保平;郭丽蕊;曹磊;马晶晶;吕晓亚;李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建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校核 变压器 接地 变压器智能 接地状态 运行方式 投运 校核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修正 接地系统 判断结果 切换状态 智能电网 非接地 厂站 刀闸 零序 序网 电网 智能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的方法,属于智能电网的在线校核技术领域,基于变压器投退状态和接地状态判断,判断厂站内是否存在投运变压器且是接地的,并根据判断结果,对投运变压器修正最终实现变压器接地状态的智能修正,成功解决了当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用于在线校核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没有切换状态,反应不了电网的实际运行方式,甚至导致接地系统的非接地定值校核,导致在线校核失去依据零序序网计算的保护定值的校核意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的在线校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电网建设带来的网络重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非传统运行方式明显增多,电网运行面临的挑战性不断增强。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管理水平,要求电网调度应不断加强对电网的实时掌控能力。在推进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背景下,利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平台,构建了能在线自主协调运行的智能化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及预警系统(简称:在线校核)。
在线校核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平台建设,平台作为在线校核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在线校核通过平台获取电网模型数据、电网图形数据、电网运行数据。在当前条件下,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平台提供的数据源缺少零序参数、等值、互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状态信息,缺少的这些数据需要从整定计算系统获取进行补充,以保证基础电网模型的完整性。在线校核模型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状态采用的是整定计算系统数据,但整定计算系统的刀闸状态是固化的,在此条件下,当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用于在线校核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没有切换状态,反应不了电网的实际运行方式,甚至导致接地系统的非接地定值校核,导致在线校核失去依据零序序网计算的保护定值的校核意义。针对此问题的普遍性,本发明提出了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方法,通过设备投退对变压器接地状态智能修正,提升了继电保护定值校核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准确判断在线校核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状态,保证实时方式下的定值校核,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的方法,适用于各级调度的在线校核。当前在线校核的实际应用中,以整定计算系统中的变压器接地状态为基础,根据实时方式数据判断设备的投退状态,系统根据设备投退状态智能完成变压器接地状态的数学模型修正,保障了继电保护定值校核的准确性。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线校核变压器智能接地的方法,通过设备投退状态对变压器接地状态进行智能修正,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开始:启动流程;
步骤b:判断厂站内变压器投退状态:
根据变压器投退状态判断流程识别厂站内所有变压器的投退状态并记录;
步骤c:判断厂站内变压器是否是接地变压器:
根据接地变压器判断流程识别厂站内所有变压器是否是接地变压器并记录;
步骤d:判断厂站内接地变压器是否都不投运:
部分不投运则流程继续,
全部不投运则流程结束;
步骤e:变压器排序;
以容量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包括
e1:不投运接地变压器排序;
e2:投运不接地变压器排序;
步骤f:实时方式下变压器智能接地:
根据变压器排序,将不投运接地变压器排序中变压器接地点状态按顺序一一对应修复为当前投运不接地变压器排序中对应的变压器接地点状态,使投运变压器能随着接地方式变化自动修正接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3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