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及主动防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1312.4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2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琦;杨高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高琦;杨高琛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13/06;G08B13/183;G08B21/24;G08B2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 防盗 装置 主动 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贴合于门锁外部的红外检测装置(101)和连接于门锁锁孔处的开锁检验装置(102),还包括与红外检测装置(101)和开锁检验装置(102)连接的计时计数器(103)、警报模块(104)以及内部控制装置(105),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101)包括红外探头(201)和承载红外探头(201)的固定部(202),所述的固定部(202)设置在门锁锁体上,所述的开锁检验装置(102)包括连接所述内部控制装置(105)的通路检测部分(301)和设置在门锁锁孔内的连接开关部分(302),所述的内部控制装置(105)包括控制单元、供电模块,用于检测和判断防盗装置所处状态,并控制警报模块(104)进行相应的响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时计数器(103)由计时器和计数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警报模块(104)包括蜂鸣器,警报模块(104)通过内部的通讯模块连接家庭路由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锁检验装置(102)为一电学开关装置。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智能防盗装置的主动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01,开锁检验装置(102)检测防盗装置(203)是否完好并正常运行,若是则计时计数器(103)进行初始化;
S02,用户离家开门时,打开门锁出走室外,红外检测装置(101)被触发进入工作状态,开锁检验装置(102)启动,计时计数器(103)感应到一次开锁动作计数+1,开始进行不安全计时;
S03,若出现忘拔钥匙或忘关门或门锁未完整闭合等用户不安全使用情况时,门锁的防盗装置(203)未正常运行,计时器的不安全状态持续,当计时超过第一阈值时,发出蜂鸣警报声;
S04,若门锁仍未正常闭合,则计时器的不安全状态继续,当计时超过第二阈值时,通过警报模块(104)发送警报消息给用户的通讯终端;
S05,当钥匙拔出或正确关门或门锁完整闭,计时计数器(103)计数+1,红外检测装置(101)关闭;
S06,用户离家以后,若出现防盗装置(203)发生破坏的行为时,红外检测装置(101)被触发进入工作状态,开锁检验装置(102)启动,采用直接报警的防御策略,通过警报模块(104)发送警报消息给用户的通讯终端;
S07,用户回家开门时,红外检测装置(101)被触发进入工作状态,开锁检验装置(102)启动,计时计数器(103)感应到一次开锁动作计数+1,开始进行不安全计时;
S08,若出现忘拔钥匙或忘关门或门锁未完整闭合时,防盗装置(203)未正常运行,计时器的不安全状态持续,当计时超过第一阈值时,发出蜂鸣警报声;
S09,若门锁仍未正常闭合,则计时器的不安全状态继续,当计时超过第二阈值时,通过警报模块(104)发送警报消息给用户的通讯终端;
S10,当钥匙拔出或正确关门或门锁完整闭,计时计数器(103)计数+1并停止计数,红外检测装置(101)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盗装置(203)发生破坏的行为包括撬锁、暴力入户以及红外检测装置(101)检测到其光路被阻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光路持续被阻挡,计时器的不安全状态持续,当计时超过第一阈值时,发出蜂鸣警报声;当计时超过第二阈值时,过警报模块(104)发送警报消息给用户的通讯终端;光路不再被阻挡,红外检测装置(101)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主动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锁检验装置(102)在计时计数器(103)增加偶数次计数时导通,在计时计数器(103)增加奇数次计数不导通且触发警报模块(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高琦;杨高琛,未经杨高琦;杨高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13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