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0286.3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平;张笈玮;刘波;白联锋;罗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流态抗 离析 密实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该混凝土包括有如下成分:组分(立方用量kg/m³):水泥240~290;矿渣粉80~110;粉煤灰50~80;细骨料860~915;粗骨料870~900;外加剂4.2~5.6;水170~185;细骨料为机制砂和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4的混合砂;粗骨料为粒径为5~10mm的小卵石与粒径为10~16mm碎石按照质量比1:1混合的混合石子。本发明的高流态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时在自重作用下无须振捣而通过钢筋密集的狭窄间隙,同时保持良好的粘聚性,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须振捣的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形式越来越丰富,复杂异形现浇结构对混凝土材料及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免振捣混凝土等具有高流动性、粘聚性、抗离析性的混凝土材料成为新的焦点。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基于不同原理或控制参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多种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同的理论依据、不同的设计步骤,都会造成各参数的取值和意义上的较大差异。同样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的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也具有较大的不同。
某型现浇混凝土声学风洞为超大异型薄壁混凝土结构,洞体几何形状包括八棱柱体、八棱台体、四棱柱体、圆台体、不规则空间曲面体等及其截面型式的相互转换构成,结构斜面成35º~65º倾角,设计时采用薄洞壁(壁厚155mm)、密钢筋原则(双层双向钢筋Φ12+16mm@150mm),洞体梁、板、柱结合部位钢筋更密集,浇筑时无法振捣,如何保证该部位混凝土填充密实,且不离析、不泌水,考虑到风洞洞体结构的特殊性及混凝土成本等因素,研究一种适宜的自密实混凝土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工程施工材料和易性、免振捣的需求,提供一种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的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大型声学风洞,在薄洞壁、密钢筋的复杂结构中实现了混凝土的免振捣施工,在源头上控制了混凝土离析、泌水,提高了工程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流态抗离析自密实混凝土,该混凝土的成分包括: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水,各成分的重量份数为:
水泥 240~290
矿渣粉 80~110
粉煤灰 50~80
细骨料 860~915
粗骨料 870~900
外加剂 4.2~5.6
水 170~185;
所述的细骨料为机制砂和特细砂的混合砂,混合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4;所述的粗骨料为粒径为5~10mm的小卵石与粒径为10~16mm碎石按照质量比1:1混合的混合石子。
进一步的,所述的细骨料为机制砂和特细砂按照质量比6:4比例混合的混合砂,含泥量小于1.2%,泥块含量小于0.2%。
进一步的,所述的矿渣粉为S95级矿渣,比表面积480 ㎡/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6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0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