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9056.1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吴辉辉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器 自动检测 上网 方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网线的物理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执行步骤S2;
S2:检测是否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服务器,若有,则检测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下的网络连通性;否则执行步骤S3;
S3:检测是否有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的服务器,若有,则进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上网登录操作;否则进行静态地址配置上网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S11:路由器的网络探测中心读取广域网接口网线插入的状态;
S12:如果广域网接口网线插入状态值为1,则网线插入正常,执行步骤S2;
S13:如果广域网接口网线插入状态值为0,则网线插入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S21:路由器的网络探测中心模拟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探测包;
S22:若收到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服务提供包,则局域网内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并检测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下的网络连通性;
S23:若没有收到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服务提供包,则说明局域网内没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执行步骤S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的网络连通性的检测步骤具体为:
若路由器执行动态主机配置且能成功访问外网,则网络连通正常;否则,路由器执行动态主机配置失败,无法成功访问外网,网络连通失败,执行步骤S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S31:路由器的网络探测中心模拟发送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服务探测包;
S32:如果收到了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服务提供包,则路由器自动执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拨号操作;
S33:如果没有收到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服务提供包,则路由器自动执行静态地址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S33之后:
执行静态地址配置时,需获取的静态地址配置信息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掩码、网关信息和域名系统。
7.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模块;
静态地址配置模块;
检测模块检测网线的物理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检测是否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服务器,若有,则检测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下的网络连通性;否则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模块检测是否有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的服务器,若有,则进行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上网登录操作;否则通过所述静态地址配置模块进行静态地址配置上网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第一网络探测模块:用于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探测包;
当检测模块检测到网线连接正常时,所述第一网络探测模块发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探测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第二网络探测模块:用于发送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服务探测包;
当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没有收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服务提供包时,所述第二网络探测模块发送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服务探测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外网访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路由器能否访问外网;
当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模块收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提供包时,外网访问检测模块检测路由器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下的网络连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90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