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8868.4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夏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5 | 代理人: | 夏志杰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裸电芯,以及密封安装于壳体上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极柱,第二极柱,以及位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之间的防爆阀和注液孔,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还包括均液装置,所述均液装置悬设于所述顶盖底面上,并且与所述注液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有效提高电解液的分散程度,加快电解液在裸电芯中的扩散,有效缩短了静置浸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能源供给与需求矛盾不断升级,人们迫切希望开发出新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锂离子动力电池应运而生。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将裸电芯、壳体以及顶盖互相装配,最后再注入电解液。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锂离子二次电池顶盖上设置注液孔,之后通过该注液孔向锂离子二次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之后密封注液孔,进行静置、浸润、活化等后续步骤。现有技术中,由于电解液注入锂离子二次电池内部后,一般都因重力作用沉积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底部,之后通过裸电芯自身的毛细作用,使电解液扩散,浸润裸电芯,由于毛细作用较慢,整个静置,浸润持续的时间过长,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能有效提高电解液的分散程度,加快电解液在裸电芯中的扩散,有效缩短了静置浸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裸电芯,以及密封安装于壳体上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极柱,第二极柱,以及位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之间的防爆阀和注液孔,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还包括均液装置,所述均液装置悬设于所述顶盖底面上,并且与所述注液孔连通。现有技术中,电解液自注液孔进入锂离子二次电池内部后,少量电解液会随机散落到裸电芯内部,大量的电解液会因自身重力作用沉积到锂离子二次电池底部,之后再通过毛细作用缓慢扩散至整个裸电芯,整个过程缓慢漫长,本发明通过在注液孔处连通设置均液装置,当电解液注入后,能够使电解液按照预设路径流动,最终使大量电解液能够在电解液注入这一过程中就充分地分散到裸电芯内,从而有效缩短锂离子二次电池因电解液浸润裸电芯所需的静置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均液装置包括竖管以及与所述竖管连通的均液管,所述均液管悬置于所述裸电芯上方,并且,所述均液管延伸方向与裸电芯宽度方向平行。通过设置与裸电芯宽度方向平行的均液管,即直接将均液管设置到裸电芯正上方,当电解液自注液孔注入后,电解液能够沿均液管延伸方向均匀洒落到裸电芯上,使电解液能够在裸电芯的多个位点上同时发生扩散,有效缩短锂离子二次电池静置浸润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均液装置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距离顶盖底面较近的一端与所述竖管连通,距离顶盖底面较远的一端与所述均流管连通。通过将引流管设置为倾斜状态,能够防止电解液残留到引流管内,造成电解液的浪费。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均液管底部设置有若干均液孔。通过设置均液孔,能够使电解液在均液管内得到充分的分散,进一步提升电解液的浸润速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改进,所述均液孔的直径小于正极和/或负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直径。当锂离子二次电池因滥用或使用时间过长,内部电解液分解,气压增大时,需要通过注液孔将锂离子二次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同时通过注液孔向锂离子二次电池内部补充电解液,在排气过程中,裸电芯内的正极或负极活性材料颗粒会随着气流喷出,遇到空气可能会发生燃烧,本发明通过将均液孔的直径设计为小于正极和/或负极活性材料颗粒的直径,可有效防止正极或负极活性材料喷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8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梭织机纬纱折入机构
- 下一篇:织布机的断纱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