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724.1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贾琼;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13 | 分类号: | H04B1/713;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传输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可包括:终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资源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的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资源块,该至少一个资源块来自第一资源集合,第一资源集合为在频域上均匀分布的整数个资源块;终端根据资源调度信息,在监听到的空闲的频域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上行传输占用多个时间单元;其中,每一个时间单元上的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块的资源结构与第二资源集合的资源结构相同,相邻时间单元上的用于上行传输的资源块的频率位置不同。采用本申请,可实现在一定时间内的累积传输带宽满足OCB要求,且实现更灵活的资源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促进了对于非授权频段的探索。然而对于非授权频段的使用,有诸多法规限制。一方面,对非授权频段的信号的信道带宽占用率(Occupancy Channel Bandwidth,OCB)有所限制。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规定,在2.4GHz以及5GHz频段,要求信号的传输带宽要占用系统带宽的80%以上,而对于60GHz频段,则要求信号的传输带宽要占用系统带宽的70%以上。而对于传输功率,在5150-5350MHz频段,要求信号的最大功率谱密度为10dBm/MHz。另一方面,在非授权频段进行传输的设备需要先监听非授权频谱是否空闲,比如通过非授权频谱上的接收功率的大小来判断其忙闲状态,如果接收功率小于一定门限,则认为非授权频谱处于空闲状态,可以在所述非授权频谱上发送信号,否则不发送信号。这种先监听后发送的机制被称作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简称LBT)。
对于下行传输而言,基站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满足ESTI的规定。但是,对于上行传输,上述规定的限制无疑给上行资源的分配带来巨大挑战。
在LTE Release13版本中,在上行传输时引入了增强型授权辅助接入(EnhancedLicensed Assisted Access,eLAA)技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非授权频段,又能满足ESTI的OCB规定,eLAA采用资源交错(interlace)结构。上行资源分配以资源交错(interlace)为基本单位,分配给每个终端的资源至少为一个资源交错(interlace)。如图1所示,假设系统带宽是20MHz,20MHz的系统带宽对应100个RB(RB0~RB99),每个资源交错(interlace)由均匀分布在整个带宽上的10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构成,而且每个资源交错(interlace)中的RB两两间隔10个RB。这样可以保证每个interlace形成的频域跨度(位于首尾的两个RB之间的带宽跨度)是91个RB,约16.38MHz,大于系统带宽20MHz的80%。
但是,现有的资源交错(interlace)的结构固定,不够灵活,难以适应未来灵活带宽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可实现更灵活的资源分配,且在一定时间内累计传输带宽满足OCB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该方法可包括: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和跳频信息,该资源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的第二资源集合,该跳频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关联的频率跳变图样。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应用于终端侧,该方法可包括:终端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资源调度信息和跳频信息,该资源调度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分配给终端的第二资源集合,该跳频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资源集合关联的频率跳变图样。然后,终端可以根据资源调度信息和跳频信息在监听到的空闲的频域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