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1160.6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0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刘杰;李佳敏;温帅;陈肖林;范佳雯;李嘉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5/00;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秸秆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透水 步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
背景技术
城市硬化路面虽然整齐耐用,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不透水,雨水不能渗入地下,从而在地面积水,影响城市卫生和交通。或暴雨之后,流入城市雨水管道的水量大幅增加,连同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致使大量干净地表水变污水,失去利用价值。城市地表水的自然环境遭破坏,湿地面积减少,河道硬化等,使水生态发生改变,水失去自净功能;工业、居住群体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下沉,使城市建筑受到威胁。
国内现存的几种采用透水混凝土施工的道路,基本由水泥、骨料、水、减水剂、黏结剂经混合制成;还有一种水洗露卵石的透水混凝土,由胶结料水泥、卵石、聚丙烯纤维等材料混合制成,也有的利用泡沫混凝土废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使用了大量的泡沫混凝土废料,取代了天然石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使用玉米秸秆材料制备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产品的研究。
我国农村地区有大量秸秆废弃物,通常在室外田间焚烧,焚烧时产生大量烟雾而造成环境污染,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随着环境保护及节能要求日益高涨,秸秆作为建筑材料已经在许多国家提出方案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如秸秆人造板材、秸秆建筑装饰板、秸秆复合墙板、秸秆砖、秸秆砌块等。现如今秸秆建筑技术在中国仍是一种试验性、推广性的新技术。通过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的研究,使得玉米秸秆等可再生材料在市政道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秸秆原材料属可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其制作成本及运输费用低,节约建筑成本。
申请人针对硬化路面透水性差,吸收储存太阳的热量使地表温度升高的缺点,提出用一种节能环保、造价优廉、透水性良好、方便实用的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并研究了步道砖的制备方法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以实现节能环保,透水等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所述步道砖的钢丝网笼内设置透水玉米秸秆束,相邻的所述步道砖之间由半圆形曲线齿孔形成圆形孔洞内,并插入玉米秸秆束后在缝隙内填入水泥砂浆嵌缝。
本发明通过将步道砖边缘设计成半圆形曲线齿孔,步道砖相互之间形成圆形孔洞,孔洞插入直径30mm玉米秸秆束路面砖块之间形成空隙,达到透水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方法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玉米秸秆束的制作方法和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束制作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将通长单根玉米秸秆去掉根部泥土及稍部雄蕊部分,石灰水喷洒淋湿后搁置24小时后备用;
然后,将通长单根玉米秸秆用劈刀人工或者专门的秸秆切割机具纵向切割成4份秸秆细条后,石灰水喷洒淋湿,制成玉米秸秆备用料;
最后,取直径约20mm-30mm的玉米秸秆备用料,用20号钢丝将该玉米秸秆打捆成束,并将其切断成长度为80mm玉米秸秆束。
玉米秸秆再生轻骨料混凝土透水步道砖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拟制备的透水步道砖尺寸为长450mm、宽250mm、高100mm,步道砖内设置钢丝网笼,钢丝网笼由上下两层长350mm,宽150mm的钢丝网,采用高60mm的钢丝焊接而成;
步骤二:取制作好的玉米秸秆束3-11束,绑扎固定在钢丝网笼中;
步骤三:模板采用定型钢模,尺寸为长450mm、宽250mm、高100mm,把已插入玉米秸秆束的钢丝网笼放入模板中;
步骤四:制备再生轻骨料混凝土,步道砖混凝土分两种,一种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填充在秸秆束周边;为了提高透水步道砖的耐磨性能,在其上表面敷设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作为秸秆束上端的保护层;
步骤五:在室温下,向模板中浇筑70mm厚的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并轻轻振动模板,使混凝土密实。此时玉米秸秆束仍有10mm高未浇筑,当再生轻骨料混凝土达到强度的50%后,再向模板中浇筑30mm厚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保护层;
步骤六: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覆盖养护,并不少与2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性件的空铁道岔系统
- 下一篇:绕线治具中上、下治具的间隙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