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以及3D打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0182.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祁杨停;袁剑;李喜露;陈雷;吕启涛;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方法 存储 介质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3D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以及3D打印设备,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设定初始层厚,所述初始层厚满足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所需的最高制件精度;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设定N个精度区域,N≧2;以所述最高制件精度和所述初始层厚为基准,为每个精度区域设定制件精度和层厚,其中制件精度为所述最高制件精度的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为所述初始层厚;根据每个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打印功率;打印过程中识别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的精度区域,并根据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精度区域的层厚和打印功率进行打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3D打印设备的成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3D打印方法、存储介质以及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三维模型分层切片,由打印材料逐层堆叠制造的方法,当第n个切片层打印完成之后,工作台变化一个层厚高度,然后打印第n+1个切片层。3D打印设备反复进行上述打印过程,直至物体的三维模型打印完成。由于各种3D打印设备主要应用了层叠堆积的成型原理,因此制件精度与成型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当制件精度越高时,单层的厚度就越小,而单层的厚度越小时,成型效率就会越低。制件精度指的是成型件的实际尺寸、形状、位置、质量等参数与图纸要求的理想参数之间的误差范围。成型效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打印的成型件的数量。
发明人在研究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三维模型在不同的构成部分所需的制件精度无需一致。通常结构越复杂的构成部分所需的制件精度就越高,而结构越简单的构成部分所需的制件精度就越低。现有技术中的3D打印过程难以根据不同构成部分的制件精度调整单层的厚度,因而抑制了3D打印设备的成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3D打印过程难以根据不同构成部分的制件精度调整单层的厚度,因而抑制了3D打印设备的成型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方法,包括:设定初始层厚,所述初始层厚满足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所需的最高制件精度;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设定N个精度区域,N≧2;以所述最高制件精度和所述初始层厚为基准,为每个精度区域设定制件精度和层厚,其中制件精度为所述最高制件精度的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为所述初始层厚;根据每个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打印功率;打印过程中识别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的精度区域,并根据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精度区域的层厚和打印功率进行打印。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N个精度区域沿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的制件切片的正方向设定;处于同一高度值的打印区域属于同一个精度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每个精度区域的高度值的范围;根据每个精度区域的高度值的范围识别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的精度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每个精度区域的层厚为所述初始层厚的整数倍。
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适于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设定初始层厚,所述初始层厚满足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所需的最高制件精度。为所述一个或者多个三维模型设定N个精度区域,N≧2。以所述最高制件精度和所述初始层厚为基准,为每个精度区域设定制件精度和层厚,其中制件精度为所述最高制件精度的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为所述初始层厚。根据每个精度区域的层厚设定打印功率。打印过程中识别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的精度区域,并根据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精度区域的层厚和打印功率进行打印。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指令还用于执行:确定每个精度区域的高度值的范围;根据每个精度区域的高度值的范围识别当前打印区域所属的精度区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3D打印设备,所述3D打印设备中装设有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0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间传送仪
- 下一篇: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