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张折痕的压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8227.0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言相;毕武刚;方亮;徐志刚;雷晓荣;曾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16 | 分类号: | B65H4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张 折痕 压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纸张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堆叠图纸折痕压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设计图纸折叠装订出版工作中,为了挤出图纸折痕中的空气,减小图纸间隙,增加堆叠图纸密实度,从而缩减设计文件厚度,一般采用手工方法,如使用木块制成的压板逐张来进行压制,挤出折痕中的空气,这样做的缺点之一是挤出空气的图纸在装订整理的瞬间就又蓬松充进了空气,密实度不够;其二,需要逐张进行手工压制操作,速度慢,造成效率低下;其三,手工压板压制的折痕有的变形,平整度不一,出现褶皱等,尤其是较潮湿天气,此种情况更严重,即装订质量不够整齐、精致,很不美观。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设备来对此进行自动压缩,并驱除纸张折痕中的空气、增加堆叠图纸密实度、降低图纸文件疏松膨胀程度,从而减小图纸文件装订厚度,以机械压痕代替人工手动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折痕的压缩装置,该装置能够挤出图纸折痕中的空气,减小图纸间隙,增加堆叠图纸密实度,从而缩减设计文件厚度,减少占用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折痕的压缩装置,该装置使得带有折痕的堆叠的图纸间隙更加密实,从而缩小文件的厚度;代替了原来手工压缩的缺陷,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纸张折痕的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压缩装置、厚度控制器、电机模块、控制模块、传送带、机架、折纸机及纸张回收箱;所述机架上固定压缩装置、厚度控制器、电机模块、控制模块、传送带、折纸机及纸张回收箱,压缩装置上部设置有厚度控制器,压缩装置用以压缩纸张,厚度控制器实现对纸张厚度的控制,压缩装置与电机模块进行连接,由电机控制压缩装置的工作,控制模块则连接于电机模块,实现对电机的控制,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机架的上部,用以传送纸张,压缩装置对应于传动带的出口处,对传动带传送来的纸张进行压缩。
所述压缩装置至少由两个上下分布的滚筒构成,通过滚筒之间的压合挤出图纸折痕中的空气,减小图纸间隙。
进一步,所述压缩装置由两个主动滚动和两个从动滚筒构成,其中一个主动滚筒和一个从动滚筒组成一组,主动滚筒和从动滚筒在纵向呈上下排列,下部为主动滚筒,由电机直接驱动,即所谓的“一主”,上部为从动滚筒,此即所谓的“一从”。所述四个滚筒由同一电机马达驱动,它们的转向虽有不同,但转速是匀速一致的。
更进一步,所述从动滚筒连接于厚度控制器,通过厚度控制器调整从动滚筒与主动滚筒之间的距离,从动滚筒与主动轮筒间隙很小,靠主动滚筒摩擦而与主动滚筒进行相对转动,该从动滚筒可根据纸张厚度压缩需要由厚度控制器进行上下调节。
更进一步,主动滚筒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度的硬度及摩擦力,由电机直接驱动;从动滚筒由刚质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所述厚度控制器,分为左、右两个旋钮,位于压缩装置上部,分别连接钢质的从动滚筒轴两端。
更进一步,传送带由两个滚筒支撑,其中一个滚筒位于传送带的开始端,另一个滚筒则位于传送带结束端,两个滚筒与传送带及主动滚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传送带开始端的滚筒由电机直接驱动,可与电机转子同步运动,其即为传送带主动滚筒,即所谓的“第二主”;传送带的两个滚筒和主动滚筒的轴承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传送带由PVC材料制成,选用高强力优质全棉、尼龙、聚酯帆布作带芯,其工作温度一般为-10°到+80°,其接头方式为齿形接头,横向稳定性良好、弹性好、不易变形。
所述机架主要用来固定压缩装置、厚度控制器、电机模块、控制模块、传送带、折纸机及纸张回收箱,机架具有的四个脚,四个脚均安装有调节螺旋及万向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其中的某个脚的调节螺旋,确保机架处于水平的稳固状态。
所述纸张回收箱为小角度V形结构,通常纸张回收箱8的侧边与垂直方向的角度小于30°,这样能保证被挤出空气的纸张落入回收箱的过程中不松散,保持压缩后的密实度,即空气不会二次进入纸张间隙及折痕中,并且可以顺序规则地排列在回收箱中。
本发明所实现的纸张折痕的压缩装置,能够用于出版装订时压缩堆叠纸张密实度,即驱除纸张折痕内部的空气,使得带有折痕的堆叠的图纸间隙更加密实,从而缩小文件的厚度;消除了原来手工压缩存在的诸多缺陷,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装订精度和质量。
而且,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维修率极低,而且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8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