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纹海马高产家系的选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783722.2 申请日: 2017-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743942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发明(设计)人: 孙金辉;邵蓬;张彦;董少杰;乔秀亭;雍朋政;谢尚端;黄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农学院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代理人: 董一宁
地址: 300384***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马 高产 家系 选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水产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纹海马高产家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隶属于海龙科、海龙属于,主要分布于美洲海岸,较之国内海马养殖品种其具有体型较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和温度适应性广等优点,自引进后,便成为我国主要海马养殖品种。然而,经过多代养殖驯化加之近亲繁殖,国内线纹海马表现出繁殖能力降低、性早熟、体型偏小、生长速度减缓、抗病力下降等现象。经过行为学研究发现,引起线纹海马表现出不同状况品质退化的一重要原因是鱼体特征部位长度比例失衡。目前,我国线纹海马种质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并且没有有效的保种育种措施。因此,对线纹海马进行良种选育迫在眉睫。

家系选育由于其系谱清晰、可延缓近交衰退、缩短育种年限、选育效果好并可为分子育种奠定基础等优点,近年来受到遗传育种工作者广泛关注。家系选育对优势基因进行富集,选育出的目标性状相关基因具有较高的纯合度,连续累计繁殖,使一些隐性基因纯合体出现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隐性性状的表现几率,这样不仅可以加速淘汰一些不良基因,而且还能增加优良性状相关基因的累计频率,最终能在较短年限内获得优良家系性状。家系选育在凡纳滨对虾、大菱鲆、罗非鱼的新品种选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线纹海马家系选育的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纹海马高产家系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以鱼体特征部位长度比例作参考,对线纹海马进行家系选育,每选育一代,子代中鱼体特征部位长度比例合格率逐步提升,同时通过家系选育能大幅提高线纹海马的繁殖能力,并有效改善线纹海马品质退化引起的生长缓慢、体型瘦小、病害频发等现象。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纹海马高产家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选育步骤:

①亲本海马的引进:选择线纹海马品系9-15个,独立饲养,抽样进行病毒PCR检测,检测呈阴性的品系作为引进品系;

②亲本海马的筛选:对上述线纹海马引进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确定其亲缘关系,最终保留远缘品系6-9个,每品系雌雄比例为1:1,作为备选品系;

③亲本海马的强化培育:将备选品系线纹海马放入仿生态网箱中进行适应性强化培育;

④线纹海马家系建立:将经过强化培育的亲本海马进行双列杂交,建立线纹海马家系50-70个;

⑤标准化育苗:在育苗过程中,家系独立培育,水温保持28±1℃,盐度25±1‰;

⑥目标线纹海马家系选育:在育苗期完成后在幼海马达1月龄和成海马期进行两次逐级选育,下一代选育所选用的雌雄海马亲本来自于上一代优选出的6-9个家系中,每一个新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不同家系。按照上述方法再次建立50-70个线纹海马家系,经过2-4代连续选育,可获得优质线纹海马高产家系。

上述步骤①的亲本海马引进品系的选择方法是:从美洲、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别各引进3-5个品系线纹海马,每个品系挑选出鱼体特征部位长度比例即体长:体宽为5:1、吻长:头长为1.5:1、尾长:育儿袋(雄性)长为3:1,达标的雌雄线纹海马各10尾作为引进品系。

上述步骤③亲本海马的强化培育方法是:将备选品系线纹海马雌雄分离放入仿生态网箱中进行适应性强化培育,强化培育期间保持水温26-28℃、盐度20-30‰、PH值7.8-8.4、光照5000-6000lux、光照周期为12-16h;投喂经DHA强化的鲜活丰年虫,每日投喂3次,分别在8点、13点、18点,每日投喂饵料总重量为海马体重的8-10%,连续培育4周,使线纹海马适应仿生态网箱环境。

上述步骤④的线纹海马家系建立方法是:将经过强化培育的亲本海马按照雌雄比例1:1放入多个网箱中进行繁殖交配,网箱分别进行编号,交配期间保持保持水温26-28℃、盐度20-30‰、PH值7.8-8.4、光照5000-6000lux、光照周期为12-16h。

上述仿生态网箱的长、宽、高均为80cm,网箱筛网目数为20目。

上述步骤⑤的标准化育苗的方法是:将步骤④所产幼海马放入相应编号的育苗装置中进行育苗,育苗期间保持饵料密度5ind/ml,经过10d培养后,保持饵料密度1ind/ml,经过20d培育后,幼海马体长达到4-5cm。

上述步骤⑤育苗期间饵料为桡足类、卤幼,培育期间饵料采用丰年虫。

上述步骤⑥两次逐级选育,第一次留种率为60%,第二次留种率为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37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