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8962.3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劳加斌;符绩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古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3 | 分类号: | H01R13/633;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充电器 使用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属于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模块、控制装置和刹车线,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刹车线连接,所述固定模块中设有充电器固定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夹子和充电线头固定装置。本发明解决了手指潮湿时,拔插充电线非常费力的问题,且还存在着触电的危险的问题;本发明还解决了在拔充电线时,会忘记拔充电器所带来的完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属于手机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充电器在工作的时候会将220V的电压降到5V左右,这就要求其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压性和绝缘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次数的增加,充电器上的材料会不断老化。长期不拔充电器的行为会加速充电器的老化过程,从而增加充电器发生短路和电压击穿等情况的可能性;对于一些智能化程度较低,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手机充电器来说,充电时间过长可能会使手机过热,进而引起手机燃烧或者爆炸。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只把充电线从手机中拔出,会忘记将充电器拔下,所以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在充满电后,需要将充电线从手机中拔掉,在拔掉充电线时,是需要一点力度的,如果手指比较潮湿的情况下拔充电线会非常的都费力,而且还存在着触电的危险。
因此,提供本发明的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更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
上述发明目的得以实现,是因为采用了下述技术措施:
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模块、控制装置和刹车线,所述固定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刹车线连接,所述固定模块中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中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可在所述第二滑板上滑动,所述连接块中设有第二调节螺丝,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面上安装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上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可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的侧面上也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侧面的中部安装有第一调节螺丝,所述2块第一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充电器固定装置,所述充电器固定装置可在所述两块第一支撑板上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中设有充电线头固定装置,所述充电线头固定装置中设有充电线头固定孔,所述充电线头固定孔的孔壁上设有弹性橡胶,所述充电线头固定装置中安装有两条顶杆,且所述两条顶杆分别在所述充电线头固定孔的两边,所述两条顶杆的头部共同设有顶杆连接片,所述充电线头固定装置的上方还安装有夹子,所述夹子的头部与所述刹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夹子的尾部的下端安装有弹簧片,且所述弹簧片与所述顶杆连接片接触;当按压夹子时,弹簧片会通过顶杆连接片将两条顶杆往手机的方向推,此时就能实现拔掉充电线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滑板的最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下面的第一支撑板中安装有固定销,且所述固定销在所述充电器固定装置的滑动轨迹上,所述固定销的下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下面的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销的头部设有圆弧面,中部设有卡柄,尾部设有刹车线头固定槽,所述刹车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固定销中的刹车线头固定槽连接;当按压夹子时,夹子的头部会拉动刹车线,使固定销会往下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充电器固定装置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设有T形滑轨,中部设有充电器固定孔,所述充电器固定孔的孔壁上设有弹性橡胶,所述充电器固定装置中还设有两条导销,所述每条导销中均设有第二弹簧;当固定销往下运动时,充电器固定装置会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会往外侧运动,从而实现拔掉充电器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古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古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8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