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8773.6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鱼原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44C5/0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智能 暖手手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老人和女人常常手脚冰冷,俗话说:脚冷就觉得浑身会冷,其实手脚冰冷是一种病症,主要是心血管系统障碍和体寒造成。天气一冷,就感觉全身发冷,手脚尤其冰凉的受不了,这种情况,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虚”,也就是一般所俗称的“冷底”或是“寒底”。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手脚冰冷的情形。
目前市面上不乏有很多保暖衣,发热衣,发热鞋或发热手套,由于发热体大小和佩戴面积受限,不能很好的与人体末端肢体动静脉血液相配合,因此加热的效率得不到最大化。因此这些产品还存在着保暖效果一般,穿着不舒服,清洗不方便的缺点。
为了使手脚冰冷症患者能够在寒冷的冬天很快缓解,亟需一种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充分加热人体末端肢体动静脉血液,使流入手部的血液获得温暖的温度,使手部持续达到保暖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发热主体及发热主体两侧设置的硅胶发热端和硅胶固定端构成,发热主体内设置有微电脑控制芯片和电芯;电芯与硅胶发热端内的IP软膜连接,实现电加热及热传递, 硅胶发热端内的IP软膜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与发热主体内的微电脑控制芯片连接并由其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微电脑控制芯片是一集成电路芯片,包括触控模块、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触控模块,是根据手指与模块之间距离变化导致的电容量发生变化,根据这种变量实现的电源通断操作。温控模块由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传感器电阻,即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微电脑控制芯片则根据电阻变化,控制组合场效应MOS管实现对IP软膜电源的控制,使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的40℃恒温。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主体内还设置有呼吸式LED灯和micoUSB接头。当触摸开关打开并且电池电压≥3.7V时,呼吸式LED灯为常亮;当电压在3.7V<>3.3V区间时,呼吸式LED灯为呼吸状态并且呼吸的频率随电压的降低而加快,频率间隔为0.1V;工作电压低于3.3V≤时电路停止工作,同时工作状态灯也熄灭。电量耗尽后由miniUSB接头为本发明暖手手环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体内电芯一端设置有PCB双面板,PCB双面板表面贴有微电脑控制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发热端设置有连接扣,硅胶固定端设置有多个圆孔与硅胶发热端设置的连接扣相配合用于调节固定的松紧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可穿戴智能暖手手环,通过电芯使IP软膜发热,达到加热人体腕部及动静脉血液,通过加热过的动静脉血液使手部感到温暖,通过微电脑控制芯片与传感器相互合作达到舒适的40℃恒温;操作面有简单的触控设置,设备在开启后,有呼吸灯会提示电量及工作状态。手环的设计能够充分使发热体与人体末端肢体动静脉血液充分接触,促使流入手部的血液获得温暖的温度,使手部持续达到保暖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A-A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仰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图3B-B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明明涉及结构之间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发热主体;2-硅胶发热端;3-硅胶固定端;4-微电脑控制芯片;5-电芯;6-IP软膜;7-温度传感器;8-触控模块;9-温控模块;10-呼吸式LED灯;11-micoUSB接头;12-PCB双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鱼原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鱼原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8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