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的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5064.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5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赟;李东琦;张金;姜开利;范守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49 | 分类号: | G01N21/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观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观测装置,包括:一种一维纳米材料观测装置,包括:一第一光源与一第二光源,分别用于提供第一入射光与第二入射光,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为连续光谱光源;一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待测一维纳米材料及耦合液;以及一光学显微镜,用于观测所述待测一维纳米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观测装置可以观测任意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向的一维纳米材料,获取该一维纳米材料的位置、形态及手性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的观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一维纳米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方法制备出一维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管,通常是由不同手性、不同管径、不同长度的混杂在一起。相互混杂的碳纳米管可以通过自身手性进行量化区分。不同手性的碳纳米管在发生共振瑞利散射时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武文赟等提供了一种观测纳米材料手性的方法及装置,利用碳纳米管的共振瑞利散射图像判断多根碳纳米管手性是否一致,并可以进一步计算每一根碳纳米管的手性指数。然而该方法及装置对被测纳米材料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向有一定的限制。例如,若被测碳纳米管存在弯曲或弯折,利用该方法及装置获得的图像的质量将显著下降甚至无法成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的的观测装置,用于区分任意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向的一维纳米材料。
一种一维纳米材料观测装置,包括:一第一光源与一第二光源,分别用于提供第一入射光与第二入射光,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为连续光谱光源;一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待测一维纳米材料及耦合液;以及一光学显微镜,用于观测所述待测一维纳米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维纳米材料观测装置可以观测任意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向的碳纳米管,获取该碳纳米管的位置、形态及手性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方法获得的碳纳米管共振瑞利散射照片。
图4为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方法获得的另一碳纳米管共振瑞利散射照片。
图5为图4中碳纳米管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图6为图4中第3、4、5根碳纳米管的拉曼散射光谱。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碳纳米管观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碳纳米管观测装置 100a,100b,100c
待测碳纳米管 200
第一光源 10
第一入射光 11
第一光纤 13
第二光源 20
第二入射光 21
第二光纤 23
承载装置 30a,30b,3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5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维纳米材料的观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