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74507.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少芬;黄维;冯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3 | 分类号: | C09D11/103;C09D11/107;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3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珠光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印刷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珠光油墨由珠光颜料和连结料等调配而成的,其中的珠光颜料,具有独特的珍珠光泽能够提高产品色泽的鲜艳程度,也可以改变色彩呈色效果,是用于包装印刷、彩色印刷的新型材料。
现有技术中,珠光油墨主要应用于包装纸、杂志、广告画、纺织品等承印物上,由于油墨对玻璃基材的附着力差,从而难以将珠光油墨应用于玻璃印刷上。此外,目前的珠光油墨在印刷适性以及其珠光效果存在一定矛盾,无法同时具有优越的印刷适性和饱满厚实的珠光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珠光油墨附着力好,能够应用于玻璃印刷,而且兼具良好的印刷适性和饱满厚实的珠光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其中,所述玻璃基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珠光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其中,所述玻璃基釉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包括铜铬氧化物、锌氧化物和耐高温珠光粉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所述着色剂是由铜铬氧化物、锌氧化物和耐高温珠光粉以重量比3~5:1~2.5:2~4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调墨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松节油10~20份、松油醇10~20份、松香树脂10~20份、羟乙基纤维素10~20份和高沸点有机溶剂5~15份。
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以重量比0.5~1.5:1~1.5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珠光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制备玻璃基釉:
按配方量,称取玻璃基釉的原料放入坩埚中,在1000~1200℃高温下熔化,然后使其熔融液体流入水中,烘干后,再用重力碎成玻璃粉即得玻璃基釉;
步骤a、制备调墨油:
按配方量,称取调墨油的原料,投放于容器内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热至70~80℃,待原料全部溶解后冷却过滤,桶装待用;
步骤c、制备珠光油墨:
按配方量,向玻璃基釉中依次加入着色剂和调墨油,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添加剂,继续搅拌均匀后制得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采用球磨机研磨至细度为500~800目,获得珠光油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是由25~40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5~15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15~25份羟基氟硅树脂、20~30份珠光颜料、15~35份连接料、30~40份溶剂、0.5~2.5份消泡剂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原料和工艺制成的珠光油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可用于玻璃的印刷。原料中采用了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和羟基氟硅树脂组成树脂体系,通过连接料和溶剂提高树脂体系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性能和分散性能,同时控制混合物料的粘度,使连接料在珠光油墨中不分层,对珠光颜料润湿好,珠光性和光泽度都得到提高,从而使制备的珠光油墨兼具良好的印刷适性和饱满厚实的珠光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采用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酚醛树脂10份、松香树脂15份、植物油15份和矿物油5份投入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获得连接料,保存备用;
(2)将25份松香改性酚醛树脂、5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15份羟基氟硅树脂和30份溶剂投入搅拌装置中均匀混合,搅拌转速为1200rpm,搅拌30min,获得第一混合液;
(3)向第一混合液中依次加入20份珠光颜料、步骤(1)的连接料和0.5份消泡剂投入搅拌装置中,搅拌转速为700rpm,搅拌40min,调节至所需粘度后,获得混合物料;
(4)将混合物料采用球磨机进行研磨分散,获得珠光油墨。
步骤(2)中,溶剂为乙醇和乙酯按照重量比1:1制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2:
用于玻璃的珠光油墨,采用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