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耐高温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1775.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恒生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零件 耐高温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耐高温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和中央处理器,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滚筒的外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滚筒传动连接,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箱,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加工箱顶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传送带、加工箱和检测箱,人们将零件固定在固定板上,然后将零件送进加工箱内进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后直接通过连接筒进入检测箱内进行耐高温检测,不需要将零件进行输送,可以节省运输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减轻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耐高温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生产过程的内容十分广泛,现代企业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将生产过程看成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零件的加工也越来越先进。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06271590A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全自动装配检测设备,其提出了目前,大多数弹簧组件的生产还是依靠人工或人工结合半自动设备完成,这种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组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装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即使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难以得到可靠保证,再次,人工检测会存在错检和漏检,使不良品流入后道工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其采用控制装置电连接环形转盘装置、销钉上料装置、垫片装配装置、弹簧装配装置、导向套装配装置、铆合装置、取产品装置、走料装置、检测装置和分选装置,并控制上述各装置的运行,替代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汽车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耐高温检测,一般人们都是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零件输送到另外的设备专门进行检测,比较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耐高温检测设备,具备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浪费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耐高温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和中央处理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表面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滚筒传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工箱,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加工箱顶板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其一端设置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切割盘,所述加工箱的右侧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远离加工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通过其出气口处设置的排气管与检测箱连通,所述检测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损伤检测仪,所述损伤检测仪的一侧设置有热成像仪,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扇,所述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电加热网,且两个电加热网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网的一侧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电加热网与热风扇和排气阀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隔热罩。
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排气阀、电加热网、电加热板和热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损伤检测仪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热成像仪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热成像仪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显示屏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电源模块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恒生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恒生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1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损伤实时监测与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溶解氧传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