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货车防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8801.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B60R25/25;B60R25/30;E05B81/06;E05B8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501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货车 防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货车防盗方法。
背景技术
锁几乎与私有制同时诞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就留存有装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东汉时,中国铁制三簧锁的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三簧锁前后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纪初发明了凸轮转片锁。其钥匙编号由三簧锁的20多种发展到80多种。19世纪中叶 ,欧洲制造商在凸轮转片锁和三簧锁的基础上改制成滑动转片锁,其钥匙编号可达1600种 。
1848年发明了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该锁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锁。现代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双向、三向、四向弹子结构,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锁的保密性能,使锁的编号由原有的2500种通过“向”、“面”的变化达到百万种。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磁控锁、声控锁、超声波锁、红外线锁、电磁波锁、电子卡片锁、八佰指纹锁、视网膜锁、遥控锁等。这些锁具有机械结构所无法比拟的高保密性能。现代锁还可在特定的系统中、按设定的逻辑关系实现系统的程序控制。现代锁可按材质、用途、有无钥匙、安全性能和结构进行分类。
根据锁芯的原理不同,防盗锁可分为弹子锁、叶片锁、磁性锁、IC卡锁、指纹锁等。
弹子锁和磁性锁比较常见。像一字形锁、十字锁、电脑锁等都属于弹子锁;磁性锁曾经比较流行,但2010年后比较少见。
锁的用途一般都是防盗,现有的锁一般都是外露的,这使得其直接暴露在盗窃者前面,很多锁均被盗窃者用简单的方法就打开了,安全性较差,有些比较难打开,但是市面上的锁的材质一般为铁、钢、不锈钢、锌合金,由于工艺、成本所限,锁杆硬度不够,往往很容易被大力钳、液压钳剪开。
平时用的插销锁虽然不直接暴露在外,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完全依赖机械结构,比较容易被盗窃者打开,且常用的插销锁只能在内进行锁定和打开,无法再外部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流货车防盗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货车防盗方法,采用的防盗锁包含第一插座、第二插座、插销、丝杠、螺母、电机、控制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声音提醒模块、红外摄像头和指纹录入模块;
所述第一插座、第二插座分别对应设置在物流货车车厢的两扇门的内壁;
所述第二插座处设有与其垂直的滑道;
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滑道上,和所述第二插座保持插入状态,并且能够沿着所述滑动自由滑动、插入或脱离所述第一插座;
所述丝杠和所述插销平行设置,且和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螺母和所述插销固定相连;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相连;
所述红外摄像头、指纹录入模块、声音提醒模块均设置在物流货车车厢的两扇门的外壁;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有开锁权限人员的人脸样本和指纹样本、以及进行报警的电话号码;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和存储模块、红外摄像头、指纹录入模块、电机、声音提醒模块电气相连;
所述防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指纹录入模块录入开锁人的指纹,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模块;
步骤2),控制模块判断录入的指纹是否完整;
步骤2.1),如果录入的指纹不完整,控制模块控制声音提醒模块提醒开锁人重新录入指纹,并跳转至步骤1);
步骤2.2),如果录入的指纹完整,则执行步骤3);
步骤3),控制模块将录入的指纹和存储模块中有开锁权限人员的指纹样本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执行步骤4),否则终止执行;
步骤4),控制模块打开红外摄像头,摄入开锁人的人脸图像;
步骤5),控制模块判断摄入的人脸图像中是否存在具有完整轮廓的人脸;
步骤5.1),如果摄入的人脸图像中不存在具有完整轮廓的人脸,控制模块控制声音提醒模块提醒开锁人重新进行人脸图像的摄入,并跳转至步骤4);
步骤5.2),如果摄入的人脸图像中存在具有完整轮廓的人脸,则执行步骤6);
步骤6),控制模块将摄入的人脸图像和存储模块中有开锁权限人员的人脸样本进行匹配;
步骤6.1),如果摄入的人脸图像和存储模块中有开锁权限人员的人脸样本匹配成功,控制模块控制电机正向工作,使得所述插销从第插座中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惠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进行智能识别报警的门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云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