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PRS网络和云平台的野外观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8044.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1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纪;孟令宣;曹入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周刘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prs 网络 平台 野外 观测 数据 远程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外观测数据远程无线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PRS网络和云平台的野外观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遥感的反演建模等需要大量的野外观测数据,所以观测仪器需要长时间在野外采集数据,采集到数据被保存在数据采集器(例如CR系列数据采集器)中。传统的下载数据的方法是用串口线将数据采集器与设置有LoggerNet软件(具有发指令控制CR系列数据采集器以及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显示和下载的功能模块)的电脑相连,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完成,费时费力,而且有线连接使得传输距离局限在15m以内,传输距离有限。
近年来兴起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即基于GPRS模块实现数据采集器与野外观测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将数据采集器通过串口线与GPRS模块相连,而GPRS模块与电脑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交互,该电脑端设置有LoggerNet软件和无线传输模块。而在进行远程传输的过程中,各模块都需要一个公网IP地址并且将此IP映射为本机的一个端口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因此采集数据时电脑所在场所受到很大限制,在很多情况无法使用图2所示的系统,比如需要在野外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数据的情况,或者一些路由器没有被分配公网IP以及虽然被分配了公网IP但是一般的使用者没有权限将其映射为本机端口的情况等等。而且,公网IP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重新配置,配置繁琐,使用上有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GPRS网络和云平台的野外观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从而解决传统系统使用时受到很大限制和配置繁琐等技术问题,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该系统远程获取数据采集器中的数据。
本发明的基于GPRS网络和云平台的野外观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无线传输装置、云平台和下载终端,
所述数据采集器通过串口线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用于采集并存储野外观测数据;
所述无线传输装置包括通信处理单元和GPRS通信单元,其中通信处理单元用于野外观测数据传输时的数据封装和解析,所述通信处理单元通过第一串口连接数据采集器、通过第二串口连接GPRS通信单元;所述GPRS通信用于建立与云平台的TCP连接并通信,当GPRS收到短信和/或电话时,向通信处理单元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云平台用于向无线传输装置或下载终端实时转发来自对端的通信信息;
所述下载终端包括下载端通信处理单元和下载数据处理单元,其中下载端通信处理单元用于建立与云平台的TCP连接并通信,以及将下载终端的网络端口映射为终端串口并发送给下载数据处理单元,所述下载数据处理单元基于所述终端串口,按照串口连接方式设置下载参数和/或数据采集器控制指令,并经下载端通信处理单元发送给云平台,以及对下载的野外观测数据进行解析和显示。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装置与数据采集器之间还连接有供电线,由数据采集器为无线传输装置供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实现对CR系列的数据采集器的远程数据传输,包括了实时查看CR系列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的当前温度,下载得到CR系列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的历史温度,设置CR系列数据采集的参数等功能。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需要公网IP才能进行通信的问题,具有使用场合更广,无需配置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为CR系列的数据采集器的远程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可靠稳定,成本低廉,使用简单方便,适用场合更广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线传输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电脑终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
图6为本系统作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8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