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67759.6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俊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2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钻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板材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钻孔,现有的钻孔设备为了提高其钻孔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多结构设计的很复杂,而且售价高,对于一些大型的企业而言,是可以被接收,并被普及的,但是对于一些小的加工厂而言,售价高则无疑中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因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们往往选择买一些售价低,但是钻孔精度也较差的钻孔装置,但是这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且现有的钻孔装置结构固定,只能适用于对一种尺寸的板材钻孔,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板材的钻孔,固定效果好,钻孔精度高,从而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第二固定组件、工作台和钻孔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块、第一驱动气缸和自动伸缩杆;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块的一侧相连,驱动固定块在水平方向做来回运动;所述固定块上远离第一驱动气缸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工作台的台面平行;所述自动伸缩杆设于第一驱动气缸的下方,带动第一驱动气缸做上下运动;所述工作台位于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之间,用于放料,且工作台的台面的尺寸小于待钻孔板材的尺寸;所述钻孔组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顶面与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由第二驱动气缸驱动做上下运动;所述横梁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旋转钻头。
进一步地,各凹槽的槽宽均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层为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U型槽或则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若干个贯穿台面的通孔,所述台面的下方设有废料收集框。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底面设有滑槽,各旋转钻头通过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和滑块上均设有尺寸匹配的通孔,用于配合螺杆实现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通过在工作台面设置第一固定固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来实现待钻孔板材的固定,且在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中的固定块上设置了多个与工作台平行的凹槽,配合自动伸缩杆来进行凹槽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对多种厚度的板材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固定效果好。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钻孔装置通过在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了若干个通孔,用来实现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引入到位于工作台下方的废料收集框内,从而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减轻了清洁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钻孔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第二固定组件2、工作台3和钻孔组件4;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和第二固定组件2相对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块101、第一驱动气缸102和自动伸缩杆10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02的活塞杆与固定块101的一侧相连,驱动固定块101在水平方向做来回运动,在实际的固定过程中,利用第一驱动气缸102分别驱动与其对应的固定块101做相对运动,来实现板材的固定;所述固定块101上远离第一驱动气缸102的一侧上设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凹槽104,所述凹槽104与工作台3的台面平行,各凹槽104的槽宽均不同,所述凹槽104优选为U型槽或则弧形槽,具体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待钻孔的板材的侧部形状来决定;所述自动伸缩杆103设于第一驱动气缸102的下方,带动第一驱动气缸102做上下运动;
所述工作台3位于第一固定组件1和第二固定组件2之间,用于放料,且工作台3的台面的尺寸小于待钻孔板材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俊,未经朱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7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