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液混动压力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5683.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鸿;曹志成;李磊;刘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00 | 分类号: | B30B1/00;B30B15/16;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驱动单元 压力机 工作单元 液压驱动单元 左右两侧 电液 丝杆螺母传动机构 电磁离合器 电磁制动器 竖向液压缸 压力机机体 负载特征 刚性连接 回收利用 机械传动 能量损耗 驱动电机 双液压缸 同步运动 液压传动 移动部件 势能 副驱动 上梁板 液压缸 液压机 工作台 齿轮 | ||
1.一种电液混动压力机,其特征是:在同一压力机机体中共同布置两台呈竖向的液压缸,两台液压缸与相应位置上的工作台一一对应构成左右两侧工作单元;针对左右两侧工作单元设置共用的机械驱动单元和液压驱动单元;所述机械驱动单元通过机械传动结构与两台液压缸的移动部件在缸体外组成联动结构,利用所述机械驱动单元对两台液压缸实现电力驱动以及反向联动;
所述两台液压缸分别是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两台液压缸在压力机机体(1)的上梁板(2)上呈左右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的正下方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工作台(15)和第二工作台(16),以第一液压缸(3)和第一工作台(15)组成左侧工作单元,以第二液压缸(4)和第二工作台(16)组成右侧工作单元;
所述机械驱动单元的结构形式是:以驱动电机(13)为动力,在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电磁离合器(12),所述电磁离合器(12)与齿轮轴(10)相连,在所述齿轮轴(10)上设置传动齿轮(9),在所述电磁离合器(12)与传动齿轮(9)之间设置电磁制动器(11);在所述传动齿轮(9)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啮合齿轮,两只啮合齿轮的齿轮轴一一对应地设置为呈竖向的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8),并有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一一对应地与第一丝杠(7)和第二丝杠(8)构成丝杠螺母副,利用转动的传动齿轮(9)带动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呈反向竖向移动;所述第一螺母座和第二螺母座一一对应地与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的移动部件在缸体外组成联动结构;
所述液压驱动单元的结构形式是:以动力电机(23)驱动液压泵(24),液压泵(24)的出油口通过进油总管(28)连接至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7)的P油口,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7)的A油口和B油口一一对应地通过第一进油支管(26a)和第二进油支管(26b)连接第一液压缸上腔油口(18)和第二液压缸上腔油口(19),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7)的T油口通过回油总管(30)连接到油箱(22),第一液压缸下腔油口(20)和第二液压缸下腔油口(21)分别通过回油总管(30)连接至油箱(22),进油总管(28)的支路连接到溢流阀(29);
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7),中位机能为H型,其P油口、A油口、T油口和B油口全连通;左位为P油口与A油口相通、T油口与B油口相通;右位为P油口与B油口相通、T油口与A油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56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