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4597.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麻建锁;李雪娜;蔡焕琴;李明宇;王丽楠;李瑞丰;郭腾;程岚;张敏;齐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吴秀忠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B28B7/38;B28B11/24;B28B13/02;B28B15/00;B28B2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付朝文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预制 夹心 保温 轻质墙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受力结构层(1)、板体保温层(2)和保温保护层(3),
所述受力结构层包括凸出保温保护层(3)的内侧、与保温保护层(3)一体先浇的T型密柱部(11),所述T型密柱部沿板体的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所述T型密柱部(11)包括竖部(111)和横部(112),竖部(111)的底端与保温保护层(3)连接,所述受力结构层还包括后浇混凝土块部(12),
所述保温保护层(3)的内侧与T型密柱部(11)之间形成凹槽,该凹槽包括保温保护层(3)与竖部(111)之间形成的保温层填槽(5),所述板体保温层(2)的尺寸与保温层填槽(5)的尺寸相适应,板体保温层(2)填塞入保温层填槽(5)内,板体保温层(2)的两端卡在T型密柱部(11)与保温保护层(3)形成的折角处,
所述凹槽还包括横部(112)之间的后浇混凝土块填槽(6),后浇混凝土块部(12)以板体保温层(2)为模板浇筑于板体保温层(2)的上侧、后浇混凝土块填槽(6)内,所述后浇混凝土块部(12)的厚度与后浇混凝土块填槽(6)的厚度相等,后浇混凝土块部(12)的外侧表面与横部(112)的外侧表面平齐,
所述T型密柱部包括密柱受力钢筋和密柱混凝土,所述横部(112)内设有横向贯穿板体、连接横部(112)与后浇混凝土块部(12)的水平连接钢筋(4),所述水平连接钢筋(4)的两端伸出板体的两侧形成胡子筋,所述密柱受力钢筋均位于横部内,所述水平连接钢筋与密柱受力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板体内设有两道位于板体上端部和下端部的水平暗梁,所述水平暗梁沿板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水平暗梁的长度不大于板体的宽度,所述水平暗梁包括暗梁钢筋笼(7)和暗梁混凝土,所述暗梁钢筋笼(7)横向贯穿于横部(112)内,所述暗梁混凝土与密柱混凝土一次浇筑而成,
所述后浇混凝土块部由轻集料混凝土制成,
所述保温保护层为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横纵向双层钢筋或铺设有钢筋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的板体设计尺寸,制作与保温层填槽(5)尺寸相同的模具,该模具上开有与水平连接钢筋(4)相适应的钢筋穿孔;
步骤二、按照保温层填槽(5)的尺寸切割板体保温层(2)的保温板材;
步骤三、对模台进行清理,并在模台内侧涂刷脱模剂;
步骤四、绑扎保温保护层内的钢筋或安放钢筋网片;
步骤五、根据板体保温层的标高位置,铺设保温板材形成墙板保温层;
步骤六、绑扎密柱受力钢筋和暗梁钢筋笼,并将密柱受力钢筋、暗梁钢筋笼与步骤四中的钢筋连接为一体;
步骤七,将步骤一中制作好的模具放置在模台内形成保温层填槽(5)的位置处,随后将水平连接钢筋(4)穿插到钢筋穿孔内,随后将一根与墙体高度相同方向的竖向钢筋放置在水水平连接钢筋(4)与钢筋穿孔的交界处,然后将该竖向钢筋与水平连接钢筋(4)绑扎固定,最后将水平连接钢筋(4)与密柱受力钢筋绑扎连接固定在一起;
步骤八、向模台中浇筑密柱混凝土,振动成型以达到密实度要求,形成板体的受力结构层(1);
步骤九、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前,相隔时间不超过40分钟,撤掉步骤六中的模具形成凹槽;
步骤十、根据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的板体设计,向后浇混凝土块填槽内放置横纵向钢筋,然后将露出后浇混凝土块填槽的水平连接钢筋(4)与该部分横纵向钢筋进行焊接或者绑扎固定;
步骤十一、向步骤十中的后浇混凝土块填槽(6)中浇筑混凝土,振动成型以达到密实度要求;
步骤十二、板体养护24小时后脱模台,然后进行自然风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柱式预制夹心保温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成对使用的第一模具(8)和第二模具(9),
所述第一模具(8)为槽型,包括第一槽底板(81)和两个第一槽帮板(82),所述第一槽底板(81)的一侧开有沿第一槽底板(8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盲孔(83),所述第一槽帮板(82)上开有与模台固定连接使用的第一固定孔(84),
所述第二模具(9)为槽型,包括第二槽底板(91)和两个第二槽帮板(92),所述第二槽底板(91)的一侧开有沿第二槽底板(9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条形盲孔(93),所述第二槽帮板(92)上开有与模台固定连接使用的第二固定孔(94),
所述第二模具(9)卡在第一模具(8)之内,第二槽底板(91)贴合第一槽底板(81)的上侧,第二槽帮板(92)贴合第一槽帮板(82)的内侧,第一条形盲孔(83)与第二条形盲孔(93)的开孔方向相反,第一条形盲孔(83)与第二条形盲孔(93)的尺寸相适应并对齐,前后盲孔之间分别形成供水平连接钢筋穿过的钢筋穿孔(10),所示第一固定孔(84)与第二固定孔(94)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吴秀忠,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吴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45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