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3328.2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欧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贺宣潮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包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解包机对瓶砖的解包不完全等技术问题。本解包机包括输送带和具有进料端口的壳体,输送带的一端自进料端口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有第一解包辊组和第二解包辊组,第一解包辊组位于输送带伸入壳体一段的正上方,第二解包辊组位于输送带下方,第一解包辊组包括若干根第一解包辊,若干第一解包辊均相对输送带平行设置且若干第一解包辊上下分布,第二解包辊组包括两根第二解包辊,两根第二解包辊均相对输送带平行设置且两根第二解包辊之间形成过瓶间隙,输送带伸入壳体一端端部位于过瓶间隙的上方。本发明具有能更高效的将瓶砖完全解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解包机。
背景技术
原料瓶是可回收的,目前对原料瓶的回收产业非常成熟,为了提高对回收回来的原料的处理效率,目前普遍采用自动化处理的方式。
为了方便回收后原料瓶的运输,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若干原料瓶压缩呈方块状的瓶砖,而在运输到运输到回收处理工厂后,需要将瓶砖解包呈单独的原料瓶,目前对瓶砖的解包普遍采用解包机来实现,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立式瓶砖开包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750750 U】,包括支架、传送机构和转动开包机构,传送机构和转动开包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传送机构用于将瓶砖向着转动开包机构传送,转动开包机构包括多根沿着支架的前后方向竖直设置的转轴以及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转轴上固接有若干个转盘,相邻的转轴上的转盘交错设置,每个转盘上设有若干个拨爪,拨爪向着转轴转动的方向弯曲,转动开包机构与传送机构相接的部位设有收集开包后的塑料瓶的绞笼。该装置通过固定在竖直设置的转轴上的转盘来实现对瓶砖的解包,解包后的瓶子直接被绞笼输送走。由于转轴是竖直设置的,在解包过程中转盘的拨爪作用在瓶砖上的力是向外侧的,这会导致瓶砖向外侧倾斜,瓶砖与拨爪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拨爪会出现打滑的情况,导致解包效率较低;进一步的只有一组竖直布置的转盘来解包瓶砖时解包下来的瓶砖会有小块未完全解开的情况,该专利中不能对小块未完全解开的瓶子进行进一步解包,导致解包下来的瓶砖未完全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包机,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更高效的将瓶砖完全解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解包机,包括输送带和具有进料端口的壳体,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自进料端口伸入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解包辊组和第二解包辊组,所述第一解包辊组位于输送带伸入壳体一段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解包辊组位于输送带下方,所述第一解包辊组包括若干根第一解包辊,若干所述第一解包辊均相对输送带平行设置且若干所述第一解包辊上下分布,所述第二解包辊组包括两根第二解包辊,两根第二解包辊均相对输送带平行设置且两根第二解包辊之间形成过瓶间隙,所述输送带伸入壳体一端端部位于过瓶间隙的上方。
瓶砖通过输送带输送之壳体内,瓶砖通过第一解包辊组的若干根第一解包辊进行一级解包,一级解包后的瓶砖会被分解呈单独的瓶子,一级解包过程中会有个别瓶子还纠缠在一起形成大块的瓶子,单独的瓶子和大块的瓶子会掉落至输送带并通过输送带伸入壳体一端端部输送到第二解包辊组,单独的瓶子和大块的瓶子会通过两根第二解包辊之间的过瓶间隙,大块的瓶子在通过过瓶间隙时会被进一步分解呈单独的瓶子,实现二级解包,最终实现将瓶砖完全解包,使得解包后得到的均是单独的瓶子;第一解包辊与输送带平行,也就是第一解包辊横向设置,因此在解包瓶砖时不会将瓶砖往外推,而是将瓶砖往壳体内侧勾,使得瓶砖与第一解包辊抵靠的作用力变大,从而提高第一解包辊解包瓶砖的效率。
在上述的解包机中,相邻所述第一解包辊中位于上方的第一解包辊与进料端口的最短距离小于位于下方的第一解包辊与进料端口的最短距离。在解包时位于最上方的第一解包辊先与瓶砖的上部接触,然后依次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解包辊接触,因此在解包时先由位于最上方的第一解包辊对瓶砖的上部进行解包,然后依次由位于下方的第一解包辊由上而下对瓶砖进行解包,在解包时由上至下对瓶砖进行解包,能更高效的对瓶砖解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3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