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气塔及脱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1008.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廷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廷轩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B01D1/00;B0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气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抽气口,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塔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多个导流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定原料物料流层厚度的限高机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气方法,该方法为:一、加热原料物料;二、脱气塔内抽真空;三、将已加热的原料物料注入真空环境的塔体内,进行脱气反应,并抽离杂质气体。本发明的脱气塔无需设计结构复杂的多个吹气管道,解决了现有塔体内需要设计结构复杂的气体管道,造成脱气塔制作成本和维修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的脱气方法不需要向塔体内部吹入气体帮助原料物料中的杂质汽化,汽化过程简单,大幅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石化、油脂脱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气塔及脱气方法。
背景技术
石化、油脂行业中,经常利用脱气塔、蒸馏塔、脱臭塔对原料物料进行提纯,将原料物料注入脱气塔、蒸馏塔、脱臭塔中,按照各液体沸点不同,通过降压升温,使得不同种类的液体汽化,并利用抽气泵将分离的气体抽出,得到纯净的液体。为了使原料物料充分发生脱气反应,需要向脱气塔内吹入气体,使得原料物料混合均匀,例如:氮气、氩气、水蒸汽、油汽等,但是采用这种吹入气体的方式进行脱气时,存在以下不足:1、塔体结构复杂,需要在塔体内部设置多个吹气管道,制造和维修成本高;2、充入塔体内部的气体,经过原料物料之后,需要经过净化工艺才能排放和使用,增加了运行成本。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成本低,且脱气效果好的脱气塔,并提供一种不需要采用吹入气体的方法进行脱气的脱气方法,这对于石化和油脂行业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脱气塔,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塔体内部设置多个导流板,并在多个导流板上设置限高机构,用于限定原料物料流动时流层厚度,使处于真空条件下原料物料中的杂质易于汽化被抽走,在脱气塔内部无需设计结构复杂的多个吹气管道,制造和维修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还提供了一种脱气方法,该脱气方法不需要向塔体内部吹入气体帮助原料物料中的杂质汽化,汽化过程简单,大幅降低设备运行费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气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抽气口,所述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原料物料流层厚度的限高机构。
上述的一种脱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沿着所述塔体的高度方向交替布设的第一漏斗形导流板和第二漏斗形导流板,所述塔体内部竖直固定安装有中柱管,所述中柱管上固定套装有分流盘,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的大口端朝上设置,所述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大口端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的小口端和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小口端均固定套装在分流盘上,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的大口端紧贴在塔体的内壁上,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大口端与塔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用于原料物料穿过的流通间隙,所述限高机构包括竖直安装在第二漏斗形导流板大口端外侧的限位环。
上述的一种脱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盘为顶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分流盘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开设位置高于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小口端,所述塔体的内壁上沿着塔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漏斗形导流板的第一凸块单元和用于支撑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第二凸块单元,所述第一凸块单元和所述第二凸块单元均由多个沿塔体内壁的周向布设的安装凸块组成。
上述的一种脱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由多个弧形限位板依次拼接组成,所述弧形限位板的高度不大于18mm,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的小口端与分流盘顶端的距离不大于18mm。
上述的一种脱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和第二漏斗形导流板的锥度均为60°~170°,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和第二漏斗形导流板均由多个截顶锥形弧面板依次拼接组成。
上述的一种脱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斗形导流板和第二漏斗形导流板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廷轩,未经王廷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61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